聽了江東的話,傅宜生這才發覺站在道路兩旁歡呼的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兒童,很少能夠見到精壯男子。

江東繼續道:

“這些都是最貧苦的老百姓,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樸素的愛國心,他們為我們國家和民族所做的貢獻不比我們這些當兵的人少,應值得銘記。”

“我已經命令工程兵部隊抽調力量擴建滇緬公路,將整條道路修建成混凝土公路,希望交通便利之後,沿路的各族百姓生活能夠有所改善!”

汽車在崇山峻嶺間盤旋著前進,懸崖峭壁、陡山裂石隨處可見。

橋樑修在深不見底的山谷之上,看上去粗糙、簡陋、搖搖欲墜。

沒有親眼見識過當年修路的辛苦和慘烈,江東只能儘可能的懷著敬畏和感激之心。

浩浩蕩蕩的車隊駛過怒江天險上的惠通橋。

過了怒江後,夾道歡迎的人群更多了,鞭炮聲不絕於耳。

百姓們的熱情十分高漲,江東不忍心給他們澆冷水,接連參加了六七次大型的歡迎宴。

從匯通橋到昆明,歡迎的人群綿延千里。

戰士們的懷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食物,這些都是沿途的老百姓贈送的。

第六兵團的戰士大多都是北方人,懷中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大半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抱著試探的心理嚐了一口,人間美味啊!

每個人的肚子都吃得鼓鼓的,“謝謝”之類的話說到他們舌頭髮酸。

當大軍進入重慶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三月份。

本來,軍委會是不願意讓第2集團軍進入重慶的,他們不想看到百姓們夾道歡迎江東的場面。

這也是委員長的意思。

但百姓群情洶湧,知識分子、技術工人和普通勞苦大眾聯合在一起,他們透過報紙發表文章、遊行慶賀等行動,請求政府一定要讓他們見一見這支百戰百勝的英雄軍隊。

迫於輿論的壓力,軍委會和委員長只得同意第二集團軍進入重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3月1日,晴空萬里,天氣暖洋洋的。

“利劍出鞘斬倭寇,金戈鐵馬揚國威!”

“華夏健兒,百戰百勝!”

“沙場勇士,勝利凱旋!”

……

各種各樣的歡迎標語看的人眼花繚亂。

竟然無法阻止第2集團軍入城,那麼就藉著這件事情儘可能地往政府的臉上貼金。

在軍事委員會的組織下,第2集團軍的百戰勇士在城外下車,以整齊的佇列進入城市。

在城市中央的廣場上臨時搭建起了一個閱兵臺,政府和軍隊的高層全部聚集在閱兵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