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5日,除了常駐本地區的一個軍外,華夏遠征軍主力正式撤離貢榜王朝。

總督府已經正式工作了,戰後重建、經濟發展以及資源的開採等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已經退到南亞次大陸的大不列顛人自然不可能看著這片富饒的土地落入華夏人手中。

亞歷山大離開了南亞次大陸,前往北非戰場指揮盟軍聯軍。

目前負責指揮英印軍隊的人為斯利姆將軍,他已經從少將升為了中將。

得知華夏人在貢榜王朝建立了總督府,他氣得破口大罵。

華夏人的所作所為與之前大不列顛人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區別,只是他們佔據了道義和法理的制高點。

斯利姆不可能公開反對華夏人統治貢榜地區,那就與之前的聯合公告精神相違背。

但他心中有一股怨氣在縈繞,不舒發出來十分難受。

緬甸的山林中還有一些不明事理的游擊隊在繼續反抗孟波的新政府和華夏的總督府。

斯利姆暗地裡給這些游擊隊提供物資補給,想要破壞華夏在本地區的經濟重建工作。

大不列顛人的小動作逃不過江東的火眼金睛!

斯利姆不老實,那麼江東自然也要禮尚往來。

他繼續了之前日本人想做卻沒能做到的工作。

那就是宣傳、支援、鼓動天竺人民反抗殖民者的統治,追求獨立自由的希望曙光。

在大軍撤離貢榜王朝的這一天,這項工作已經正式開展起來了,並且開頭十分順利。

部隊出國作戰兩個多月,雖然取得了空前的大勝,但戰士們心中仍然有濃濃的思鄉、思家之情。

本地區的所有工作都已經走上了正軌,江東也遠征軍大部隊走上班師回國之路。

部隊從仰光出發,沿著滇緬公路浩浩蕩蕩地回國。

來的時候江東所乘坐的是飛機,沒有切身感受這條輸血大動脈的偉大。

班師之時,他和第2集團軍的戰士們一起乘坐汽車慢悠悠的回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頗令人感慨。

整場戰役中抓獲的俘虜全部參與到了這條公路的修復和擴建之中,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工地。

血紅色的軍旗高高飄揚,在軍旗之下是勝利班師的雄偉大軍。

負責修路的工人們被這百戰百勝的威嚴所震懾,全都低下了腦袋。

幾天後,大軍車隊正式駛入國門,進入雲南。

遠征軍出國作戰取得大勝,到處都能看到夾道歡迎的老百姓。

與歡送遠征軍出國時的期待不同,此時此刻老百姓眼中全都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江東坐在吉普車上,一邊感受著洶湧熱烈的民意,一邊對傅宜生說道:

“滇緬公路,這是一條沾染著雲南百姓鮮血的公路啊!”

“這崇山峻嶺間的各族百姓用著最原始的工具開山裂石支援祖國,抗戰實在是太過偉大。”

“聽說修建這條公路的主力是各族的婦女兒童。他們把自家男人送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自己又用雙手開出了這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