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謝幕(大結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二十四日清晨,京城恆陽依舊沉浸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持續了二十多天的的危機悄然解除,甚至很多人沒意識到危機的發生,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當天禁衛軍撤出了內宮,只在外宮城和城門駐留了少數精銳人馬,其餘的都被派去維持京中的治安,協助搜捕“離軻”的殘餘。
身體虛弱的皇帝劉彥釗遷出了寢宮,在崔太後、徐皇後、崔夫人、東郭夫人一幹後宮命婦的簇擁下來到禦獵苑深處的紫霄宮養病,隨行的還有臨時任命的五位輔政大臣,以及整個尚書臺的官員。
對皇帝來說,這是一場浩劫,同時也是一次機遇——以楊坡為首的“清流派”勢力在這次危機中徹底瓦解,崔正為首的“外戚”勢力在楊坡任“首輔大臣”期間備受打擊,此時朝堂上亟需新鮮血液補充。
而皇帝暗中培養了半年時間的尚書臺正好藉著此次危機的解除,得以浮上臺面,名正言順地為“輔政大臣”們輔佐政事。
“離軻”之主南宮延在這次事件中把自己也搭了進去,皇帝本想將他淩遲處死,但在秦驤的一再懇求下,劉彥釗同意將南宮延交給他處置,但前提是不能讓他活著。
在禁衛軍的護送下,秦驤押著南宮延離開了宮城,來到了禦史檢察院。在思過院中,秦驤為南宮延選了一間幹淨的監房,作為這對宿敵的訣別之所。
發白的桌案上,一縷茶香沁滿監房,秦驤和南宮延面對面坐著,臉色輕松,仿若一對許久不見的老友,正在品茗敘舊。
“真沒想到,秦公子能把事情解決得這麼漂亮,南宮延佩服!”南宮延端著茶杯微笑著說道。
秦驤卻是一臉不解地問道:“你本有機會離開皇宮,卻為何要留在宮中坐以待斃?”
“呵呵呵……”南宮延將杯中清茶一飲而盡,笑著回道,“在下本就命不久矣,想在臨死前做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也不枉我來過人間一遭!在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都讓秦公子破壞了,實在是時也命也!”
秦驤將右手拿起茶杯,朝對方做了一個“敬”的動作,接著說道:“你我數次交手,每次都是險象環生,像這般心無芥蒂的閑聊,只怕還是第一次。”
“是啊!”南宮延仰面輕嘆,“在晉北草原時,你我在誰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偶遇,雖然一番交談,卻是語藏機鋒、針鋒相對,誰都沒能敞開心扉好好地聊上一聊。”
“與先生多次交手,還不知你的身世?”秦驤問道。
南宮延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了苦笑:“打從我記事起,就不知道父母是何人,在何處出生。三十多年,是管伯將我一手拉扯長大,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在城郊的道觀裡。”
“據我所知,管玉書本是‘離軻’組織的一員悍將,也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樣的身份,又是將你撫養長大的,為何甘願奉你為主人?”秦驤不解地問道。
南宮延給自己續了一杯茶,雙目凝視著杯中水,思緒回到了二十年前。
“大概在劉義臻稱帝後的第七、或第八年的時候,他決心要解散親手創立的‘離軻’組織,並且下定了決心要秘密清除一批‘軻’部中的厲害刺客,管伯自然而然就在清除的名單之上。”
“那時他感覺到了危機,苦苦思索全命之法,我便為他出了一個‘金蟬脫殼’的計策,順利騙過了劉義臻的眼睛。在那之後,我便成了管伯的‘謀主’,他對我也是言聽計從,因而在收攏‘離軻’的舊部之後,奉我為主人。”南宮延淡淡地敘述著,對於這段經歷,聽不出絲毫的感情色彩。
“承平八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想來先生當時也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秦驤點點頭,語氣中頗有佩服之意。
南宮延苦笑了一下,目光依舊盯著茶水:“管伯對劉義臻滿腔忠心,為他除去了不少阻礙,到頭來他卻要卸磨殺驢。管伯對此耿耿於懷,便決心要報複劉氏皇族,因此他就帶著舊部投在了燕王的麾下——因為他知道,燕王劉彥鈞絕不會甘居劉彥鋒之下,這兄弟二人之間,必有一爭。而管伯也正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攪亂劉盛天下,以此報複刻薄寡恩的劉義臻。”
“他做到了。”秦驤舉起茶杯,臉色平靜如水,“還搭上了家父的性命。”
南宮延抬頭看了一眼秦驤,忽然臉上浮現了笑容:“投一石而漣漪起。我和管伯怎麼也不會想到,助燕王扳倒了太子,卻給我們培養了一位勁敵!”
“秦某今日能夠挫敗你們的陰謀,似乎也該感謝你們當初的‘栽培’!”想起當年的舊事,秦驤忽然感覺額角的“流”字刺字仍然隱隱作痛。
南宮延嘆了口氣,說道:“回顧當初的所作所為,以及如今的境遇,或許那個在時候就已經註定了今日的失敗!所以說秦公子,世事無常,今日的勝利或許正是你失敗的開始,這一點,還望你引以為鑒!”
秦驤愣神了一會兒,接著抱拳道:“多謝南宮先生提醒,秦某必銘記在心!”
“你我這一次交手,在下有兩件事不明。臨死前,還望秦公子為我解惑。”南宮延端起了茶水,向秦驤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