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秦公子看得透徹,老朽受教了。”聽秦驤一番分析,費老畢恭畢敬地朝秦驤拱手作揖,對這個年輕小夥子自然也多了幾分改觀。

“諸位,當前形勢緊迫,陛下被奸人暗害,我們這些有相同目標的人更要通力合作,勘破燕王、蜀王的趁亂奪位的陰謀,力保江山社稷安穩。”秦驤再次肅立,向在場四人拱手下拜道,“唯有如此,天下才不至於陷入大亂,而外族也不能趁勢荼毒中原!”

老太醫、費老等人回禮道:“秦公子但有需要,‘離’部當鼎力襄助!”

與南宮延、管玉書為首的“離軻”相比,老太醫、費老這些人缺乏一個精明能幹的“軍師”為他們出謀劃策,徐皇後雖是名義上的首腦,但她的心智、才能無法支撐起高祖皇帝留給她的“離”部,應對京城這場危局時也顯得不知所措。

然而秦驤的加盟則使得局面大為改觀,這些“離”部的舊人雖然不及“軻”部擁有強大的殺傷力,但他們有一點遠勝於“軻”部——情報能力。“離”部在京城擁有發達的情報網路,費老、老太醫等人又暗中經營了多年,想要查一個人的下落,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也因此,秦驤將查探蜀王下落的任務交給了他們,而他自己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揪出燕王。當然就目前而言,燕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主動在京城現身,但既然伏筆已經埋下,即便燕王能夠沉得住氣,他帶在身邊的褚東籬不一定沉得住氣。

而這個燕王麾下第一謀士褚東籬,就是秦驤挖出燕王的關鍵。

一夜很快就過去了,第二天天一亮,京城的南門一開,秦驤、白先生等人便各自回到了京城之中,按照當時約定好的分工各自行動。

在昌平街上穿行時,秦驤不由得往老宅方向多看了幾眼——陳鏢頭的話讓他有些在意,對手盯上了兄長的府邸,必然是準備對自己的家人出手,以此挾制自己不要破壞他們的計劃。

對於這個對手是誰,秦驤連想都不用想——除了南宮延還會有誰如此提防自己?於此,秦驤也感受到了南宮延思慮的周密,他與燕王合謀的這場“大手筆”,對他們來說是勢在必得,所以任何可能的變數都要及早防備。

所有的變數中,最令南宮延感到威脅的就是秦驤,當然他派人秘密監視秦府老宅的舉動也明白無誤地說明,打從一開始他就不奢望鷹戎右部能夠困住秦驤。

“南宮延,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秦驤回想著與對方為數不多的交集,他能對方身上感受到如水般的平和、如雲般的灑脫,又能感受到他如火般的熱烈、如鐵般的冷酷,但他絲毫感受不到南宮延對自己的敵意。

即便是在燕國時他親自造訪國相府來下“戰書”時,秦驤感受到的不是“與君一爭高下”的挑釁,而是“久逢知己”一般的豪情和激動。

不知不覺間,秦驤也覺得骨子裡冒出一股來,這股“火焰”是那樣的熾烈和振奮,令他恨不得立刻找到,在二人面前擺開棋局,酣暢淋漓地對弈一番。

只可惜現在他們處在對立的立場,這場“棋局”比拼的不僅是智力,還有耐心、情報、武力、體力,乃至於運氣。

以中畿恆陽城為“棋局”,雙方都已落下了“棋子”,同時他們自身也是身處其中的“棋子”。

南宮延先手一步佔據“天元”,手握皇帝和太後,局面上的優勢已經無以複加;而秦驤要破開對方的優勢,毫無疑問只能從對方最為關鍵的“棋子”燕王身上下手,同時還要防備蜀王這個暗中參與者趁著雙方博弈時漁翁得利,相對於對方的劣勢,不是一星半點。

然而南宮延的挑戰卻讓秦驤感受到了莫大的興奮,也許只有身處如此退無可退的逆境中,秦驤才會有這樣的感覺。殊不知,這種不屈不撓、逆水擊流的精神,正是一個“帝國能臣”必不可少的品質。

這麼快又要過年了,助讀者大大們新年愉快!年年有餘!大吉大利!魚子浚給大家拜年了!

(本章完)

212 17:4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