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翾一愣,推脫道:“嚴淞上的奏表,禦書房早傳出來訊息,娘親不是也知道了。”
“可是我以為無事,不想反被皇帝,嚴淞等人擺了一道。”謝相繼續問,“你今天早上的表情,像是早就知道嚴淞的彈劾會被有心人鬧大。”
謝翾嘆了一口氣,說:“早在嚴淞打算上書彈劾前,禦史臺便傳出風聲來了。娘親你是身在局中不知,皇帝陛下對我們謝氏不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現在不比當年。皇帝見有人膽敢彈劾我們,必然會利用此事,借機敲打。若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皇帝暫時還離不開我們謝氏,恐怕嚴淞的彈劾早就落實,也不是今天這個局面,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但是我看見了有什麼用,我人微言輕,我說什麼,娘親難道會聽嗎?”謝翾怯怯地看了謝相一眼。
謝相看著謝翾,如果她不是自己的女兒,早就懷疑她是要故意看自己笑話。不快地問:“你早知道,卻一句話也沒有。也不提醒為娘,好教為娘當眾丟臉。在聖上面前也不知如何應對。”
謝翾慚愧地承認:“是女兒顧慮不周。”見謝相色動,趁機說,“既然如此,母親還是繞過嚴淞,她不過是個傻子,動搖不了我們的根本,自己卻元氣大傷,我們又何必落井下石,做這樣的小人行徑。”
謝相覺得不止嚴淞是個傻的,謝翾看起來聰慧,其實也是個傻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有個傻女兒,問:“她要的可是你娘我的命,你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對敵人如此仁慈?早知道送你去東山學藝會學傻,學的一副腐儒行徑,為娘當初就不該送你到東山學藝。”
謝相一臉悔不當初的模樣,謝翾還要說什麼,聽聞三皇女登門拜訪的訊息。這位三皇女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知道此番來訪,打的什麼主意。
二人對三皇女見禮,三皇女見兩人愁眉不展的樣子,笑著問:“不知今日之事,丞相打算如何處置?”
饒是有謝翾在一旁開解,謝相仍然餘怒未消,道:“正與小女商榷。”
三皇女看了她母女二人的神情,明白過來謝相是有意懲戒那書生,然而謝翾卻菩薩心腸犯了,正在勸謝相從輕發落。
三皇女笑著說:“小謝娘子的意思,莫不是要放了嚴淞?”謝相母子聽完一臉古怪,三皇女便知道自己猜對了。
三皇女在心中發笑:人說母女相類,謝相母女卻恰好截然相反。謝相為人孤傲冷清,素有決斷,她的女兒卻菩薩心腸、優柔寡斷。嚴淞明明是要謝相的命,謝翾也敢在謝相面前為嚴淞求情,謝相偏偏奈她不得,可見母女情深。三皇女想到自己姐妹,在皇帝面前大氣不敢出,不禁十分惆悵。
見到三皇女來了,謝相說:“依照我朝的慣例,既然嚴淞沒被廷杖杖斃,便該午門斬首示眾,以儆效尤。可是……”謝相說到這裡,沉思起來。
謝翾接著說:“便是因為嚴淞此舉多得士林舉子同情,國子監的太學生在午門門前靜坐示意,要保她性命。母親顧及天下悠悠之口,不好決斷。依我的意思,不如直接放了她,也賣天下人一個人情。”
謝相明顯對謝翾的提議不贊同。三皇女趁機說:“按我的意思,獄中死個把人沒什麼問題。”說罷神情古怪地看著兩人。
謝翾詫異,問:“沒聽到嚴淞得罪殿下的傳聞?”怎麼你這麼著急要她性命。
“我這也是為謝相考慮呀。”三皇女說,“丞相為國為民,天下誰人不知。嚴淞一個黃口小兒,卻在天下人面前詆毀謝相。既然陛下將嚴淞交給謝相處置,若是放了她,還以為丞相這是預設了那些子虛烏有的事。”這一句正中謝相下懷。
三皇女真是唯恐天下不亂,謝翾忙說:“此人不可輕饒,但也不可重判,怕失了天下人的心,不如便判她流放不毛之地,終身不入京城,斷了她的仕途前程,也好教她不現在母親眼前,教母親煩心。”
謝相問:“流放何處?”
“瓊州”、“郴州”三皇女和謝翾同時說了兩個地名,一時頗為驚訝,相視而笑。謝翾默默擦汗,三皇女真是個么蛾子,什麼事情都來瞎摻和,她的本意也知道按照謝相的性情,斷不可能將嚴淞無罪釋放。只是謝翾怕謝相一時氣不過,直接腰斬嚴淞,故意說要放了嚴淞。謝相不同意之後再說流放,謝相就會同意了。而她的本意,也是流放幾年再召回京師。只是三皇女來這裡瞎摻和,恐怕嚴淞流放之地就更遠,更苦寒了。
謝相最後說:“既然如此,那便流放吧。”
不久便下了將嚴淞流放郴州,永不錄用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