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如何進行咖啡品鑑(第2/2頁)
章節報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1.研磨咖啡賞幹香氣化物)
2.沖泡咖啡賞溼香氣化物)
3.咖啡入口賞滋味液化物)
4.舌顎互動賞口感液化物)
5.閉口回氣賞甜香氣化物)
6.咀嚼回氣賞餘韻氣化與液化物)
看著這六條,穆葉懵了,喝一杯咖啡還要這麼多講究嗎?自己之前只知道以一種方式“鑑賞”咖啡,那就是“好喝”與“不好喝”。
說白了,我嘗的順嘴的就是好喝,我感覺不順嘴的就是難喝。哪有什麼這麼多風味!還有氣化物?自己只知道“液態物”!
穆葉抬起頭,一臉茫然的問道:“豆叔,這幾種指標,應該如何衡量?”
豆叔回答:“一般來說,初學者,分三個步驟來。”
“第一步:聞香,幹香和溼香。
所謂幹香,將新鮮研磨的咖啡粉湊近在口鼻處,你會感知到來自不同咖啡產地的不同咖啡的幹香。比如在拉丁美洲咖啡中你將聞到類似於堅果、黑巧克力型別的味道;而非洲產區的咖啡則多有花草、水果型別的風味。
所謂溼香,將製作好的咖啡倒入杯中,閉上眼睛,慢慢地聞它的溼香,也許你會聞到堅果香、巧克力香、果香或花香。
我們在品嚐食物時的一大誤區是,舌頭其實是無法辨別氣味的,只有當食物的香氣進入鼻腔時,你才能完整地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如果是劣質咖啡,香氣中包含工業香精氣味、腐朽味道,泥土味等;
如果是優質咖啡,香氣中包含了酒香,花香,果香等豐富的氣味,不論是咖啡粉的幹香還是沖泡後的溼香,都會帶給你嗅覺上的享受。“
”第二步:嘗風味。
當咖啡喝到口中的時候,你能感到它的風味。在這方面許多愛好者,特別是剛剛開始接觸咖啡品鑑的愛好者,總認為咖啡喝著沒有聞著好。的確,咖啡液體在口中進行感官辨別是需要一定鍛鍊的,但時間久了,箇中的風味也就可以察覺了。
品鑑咖啡的另一大要點便是如何分辨咖啡的甜、鹹、酸、苦。“
”第三步:感知回味。
品嚐的最後一點就是回甘,所謂的回甘,是指咖啡在口腔中和咽喉處,給大家帶來的餘韻。咖啡在喝下去後總會有一個味道從喉嚨處返回來,有的回味很持久很清晰,有的則很短暫很模糊。我們說較持久較清晰的回味是好的,這樣的咖啡生豆的質量較高。
原產地單品咖啡具有不同的風味,這是使咖啡能夠生生不息發展下去的魅力所在。來自不同產區的咖啡,有著不同的風味,使全世界的咖啡成為了一個味覺豐盛的大花園。”
聽到豆叔解釋了這麼多,穆葉似乎明白了一些。
咖啡品鑑,不是簡單和單純的透過味覺去感受,要全方位,多層次的體驗咖啡的細節。並且以味覺去品咖啡,也不僅僅是嘗好喝與難喝,而是用舌頭和口腔去辨識咖啡中各個特殊的味道。
看來海城的同行對於自己的咖啡機技藝多有詬病,看不起自己,總說自己的咖啡做的不好,也不僅僅是因為“同行就是冤家”的道理,確實是自己技不如人,給了別人借題發揮的藉口。
唯有真正的強者才能抵住商業競爭的流言蜚語,傲視群雄。
海城的咖啡館已經越來越多,誰知道以後更加專業的咖啡師又會湧入多少,穆葉突然感覺自己極其的渺小。
幾年前,飯師傅還能勉強稱為海城咖啡圈的業界“大神”了,而如今市中心的“vania咖啡”及“咖啡領地”等高檔咖啡館的強勢介入,裡面不乏有很多專業咖啡師漸漸蓋過了飯師傅的風頭。
自己這種只懂些皮毛出身的屌絲,恐怕就更不能比了。
穆葉想了想,對豆叔說道:“豆叔,要不然,我這幾天一直跟著您學習吧!直到學會為止。”
“好啊!”豆叔也來了興致,“正好這幾天你豆嫂不在家,乾脆晚上就住我這得了!”
什麼?住豆叔家!
喜歡最強咖啡師請大家收藏:()最強咖啡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