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東寧之戰(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西夏國的婚書果然如鳳歌所想那樣,只要答應按時採購他們的貨物,李氏皇朝也沒有什麼意見,就連符太後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大概是因為與北燕翻臉之後,東方大國,也只剩下恆國,已經得罪了一個,不能再得罪一個了。
在京中的北燕使節團也並不著急,原本還隔一日來問一次,現在已經過了五天,他們一點動靜也沒有,而且也不出去,只是在金亭驛館裡待著,偶爾打打馬球什麼消遣,再也沒有催過婚書的回複。
這兩個國家歇下來了挺好,還有一份東寧國的。
鳳歌看著東寧國的婚書,她對東寧國的印象就是——漁民,老老實實出海的那種。
對東寧人的印象則是素明澤那樣的,什麼都不懂的憨厚年輕人。
“回複東寧國,說朕剛剛繼位,國中事務繁雜,暫無心婚姻之事。”
今日輪值的侍詔將上諭擬為文書。
如果杜書彥看見了這份文書,一定會把這個沒有許以好處,沒有說軟話的拒婚書攔下來。
鳳歌只看見了東寧國的一半生意,還有一半生意是遠洋貿易,而這遠洋貿易中,有一半是與海外國家做生意,還有一半,則是做海盜。
海盜,是東寧國早期發家的全部收入來源。
三百年前,東寧成立了國家,才縮小了海盜生意,仍存的海盜生意,也打著合理合法的外衣進行著。
這一切,在東寧國的婚書到來之時,杜書彥已經全部查清。
但是那個時候,皇宮裡一片亂,鳳歌只看了東寧國皇室的背景、軍事實力和經濟資料,看到一半就沒繼續,東寧國之前到底是幹什麼的,她一無所知。
等杜書彥從靈樓出來之後,得知鳳歌簡單粗暴的拒了婚,他派人去追,卻哪裡追得上。
“陛下,只怕,要準備與東寧國開戰了。”杜書彥苦笑道。
鳳歌這才知道自己回信內容寫的莽撞,後悔已晚,她深吸一氣:“召兵部尚書馮瑞慈。”
這是她最不願意叫的人,看著就討厭,但是這個時候,也沒有別的辦法。
馮瑞慈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壯年男人,他能坐上兵部尚書的位置,不是因為軍功,而是因為家世出色,平定過幾次不大不小的邊境沖突,回來之後,再由生花妙筆稍稍一描繪,順利進入兵部。
自那之後,馮瑞慈的升遷之路,就靠官場上的那套規矩了。
太平世道,也沒他什麼事。
前任兵部尚書告老還鄉之後,他就毫無懸唸的當上了兵部尚書。
因此,鳳歌對他能出什麼好主意,一點信心也沒有。
“陛下不必心憂,大恆雖水軍人數不多,但與東寧國的交界處,全是陸地,若是打陸戰,大恆絕不會輸給東寧!”馮瑞慈信心滿滿。
鳳歌看著地圖,眉頭卻沒有因為馮瑞慈的這番話而松開。
大恆的確只有南方疆界有一段在海邊,但是那裡卻是朱雀之地,至今也只有鎮南王曾經深入過,後來的將軍,都是在那裡混日子。她自己在朱雀之地逗留的時日,除了赤色魔君夫妻倆,再沒見過大恆人,更不要提正規軍。
馮瑞慈拿出兵力分佈圖,幾乎六成的兵力都分佈在西北與北部,還有三成散佈在全國各處,僅有一成在東部,就那一成還不是為了防東寧,而是為了防祀星族。
這對東寧得是有多放心。
鳳歌按了按額角,馮瑞慈見狀,忙上奏:“水軍已加強訓練,現已從北境調動十萬人馬向東部邊境佈防,約五日可抵達邊境。”
“五日……”那個時候,拒婚書應該已經到東寧國國君的手中兩天了吧。
大軍移動的速度,無法與單人的信使相比。
“何人領兵?”鳳歌又問道。
“蕭燕然。”馮瑞慈小心的觀察著鳳歌的臉色,現在北燕那裡太太平平,把女皇陛下心愛的關林森留在平安無事的地方,女皇陛下應該高興才是。
杜書彥卻心中一跳,蕭燕然一向只在北方行伍,哪裡在南方打過仗。
“為什麼調一個沒有在南方打仗經驗的人去?”鳳歌替他問了一句。
馮瑞慈道:“此次調蕭燕然駐防東方陸路關卡,並不是讓他統領水軍,南北方雖有氣候差異,但到底都是陸戰,蕭將軍先前在玄甲營連敗北燕大軍,他去,不僅是統率,更有振奮軍心之能。”
馮瑞慈一番話,說的甚有道理,鳳歌也沒有更多的話反對他的決定。
她揮揮手:“馮愛卿下去吧,杜愛卿留下。”
馮瑞慈退下,宮門在他的身後徐徐關閉,他一面走下長長的白玉階,一邊憤憤:先皇喜歡杜書彥,這換了個女皇帝,還是喜歡杜書彥,這杜小子除了一張臉生得俊之外,到底有什麼好!
只剩下兩人的禦書房內,杜書彥撩袍拜倒:“陛下,是臣失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