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看見的那顆慧星軌跡,確實無誤?”鳳歌問出了她最關心的話題。

鈞天正色道:“是,此事非同小可,臣在三年前,已經看見了這顆慧星的,每夜都會記錄下它的方向,根據星軌計算,再過三年,就會落在恆國境。”

“若是將國民遷至別處……”鳳歌沉思。

鈞天搖頭:“陛下,石子入水,泛起漣漪,拋石子的位置越高,石子越大,波浪亦更大,慧星若是當真撞下來,只怕不僅是整個東方大陸,只怕與這塊地面相連的所有山海,皆不可倖免。”

“好的,我知道了。”鳳歌揉揉額角。

興許將其擊碎,會是一個好主意。

但是,用什麼擊碎?

“你回去繼續觀察,若有異象,直接上書於朕。”

“遵旨。”鈞天行禮退下。

石長老與獨孤懷信兩人已為太後開出對應的藥方,已經服下兩天,太後依舊沒有醒來。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什麼又有遠慮,又有近憂呢。

坐在太後床前看顧的鳳歌,忍不住重重嘆了口氣。

也只有在沒有人的時候,她才能露出壓抑的真情緒,朝中眾臣都以她馬首是瞻,若是她亂了,朝臣只怕會各起心思。

喜怒不形於色,那也是被逼的。

忽然有一隻手,輕輕的搭在她的手背上。

鳳歌連忙低頭看去,是母後的手,再向母後的面上看去,只見形容憔悴的母後,微微睜著眼睛,擔憂的看著她。

“母後,你醒啦!”鳳歌驚喜。

太後想要努力抬起自己的手,卻顫顫巍巍,只能舉起一點,鳳歌將那隻幹瘦到皮包筋骨的手拿起,貼在自己的臉上:“母後,我在這裡。”

太後微微抖動嘴唇,想要說些什麼,卻只能發出極為細微的聲音。

鳳歌將耳朵附在太後唇邊,只聽見太後說:“有什麼煩心事,告訴娘。”

一句話,讓鳳歌的眼淚忍不住的流下來:“沒事,沒事,只要母後能好起來,什麼煩心事都沒了。”

又過了幾日,太後身體好些,她的第一個要求竟然是召石長老進見。

鳳歌不明所以,難道,夜光蘭的事,不僅只是父皇一個人的主意?

“你父皇他,有什麼事會瞞著我?”太後笑著說。

說得也是,反正也瞞不過。

小廳內只有四個人,太後、鳳歌、石長老、杜書彥。

太後首先發問:“石長老,事情進行的如何?”

石長老:“雖有成果,但要趕上三年之後災變,只怕來不及,需要開啟海經神農冊,也許還有希望。”

“杜愛卿,你呢?”

杜書彥:“微臣無能,三十六塊鎮水石,如今仍有十三塊,流落在外。”

“還差這麼多。”太後的話語中充滿著失望。

“不過微臣已經查到這十三塊鎮水石的下落。”

太後點點頭,並不追問具體什麼時間可以拿到,以杜書彥的能力,既然已經知道鎮水石的下落,一定會盡他所能取回,問時間,並沒有意義。

坐在下首的鳳歌,雖之前一無所知,但經過太後的兩問之後,心中也大概有數。

石長老先行離開,杜書彥留下,向鳳歌解釋在她離宮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

欽天監的鈞天密報天有異象之後,先帝便開始尋找世間能人異士,也與祀星族往來,期望尋找解決之法。

人力無法與天災抗衡,有位老者告知先帝,大地上的靈氣與萬物之靈若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聚合起來,定可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