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聲驟起,一板一眼, 京胡悠揚, 收放自如。

然而今日這曲, 他們還是第一回聽,不知是否是新摺子?

只見戲臺之上, 那人,悠然展扇,十指如玉,如蘭花微綻,在月下生出一種透明的淨潤感。

眉眼柔和至極,又在妝容映襯下傾顯出極致的灼人豔色。

“梨花開,春帶雨。”

開腔一句,擊得人心頭顫慄。

柔若纏絲,婉轉悠揚,憂愁之意久久不散,悶在心裡, 恍如漫天梨花飛旋而下, 皴擦點染出圈圈漣漪……

“梨花落,春入泥。”

零落成泥碾做塵, 只有香如故。

悵惘繞梁不去。

“此生只為一人去……”

身姿纖瘦,行轉風流。

臺下人便覺得他口中的那一人,簡直承載了世間最大的幸運——

生生逼出人所有的柔軟,纏在他水袖間,隨之流轉, 起落。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那一雙眸如此痴情如此憂愁,像一樽醉人的酒。

若一頭栽進去,被那柔情溺倒,永生永世不複醒。

皇帝看了一眼梅先生,梅先生正好也看過來,兩人對視一眼,又各自偏頭。雖然一句話也沒說,眼神也只是一觸即分,然而各自心中卻生了許多情緒。

“天生麗質難自棄。”

“長恨一曲千古迷。”

太後擦了擦眼睛,不知是看得久了累著了眼睛還是想起了故人。

淚意雖淺,但那種痴戀的情緒卻長時間氤氳在心底。

“這個曲兒好,叫什麼名兒啊?”

“憐雲先生說是叫《梨花頌》,寫的是楊貴妃和明皇。”

太後又道了聲好,似是乏了,半躺在軟椅上,仍看著戲臺,等著開場。

憐雲這一曲和所有的戲都不同,唱的時候聽客忘記喝彩了,等最後一個字落下,道好聲才響起來,不絕於耳。

一曲唱罷,正式開場。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咱家高力士,奉萬歲爺之命,著咱在禦花園中安排小宴。要與貴妃娘娘同來遊賞,只得在此伺候。”

醜角兒率先出場,這是唐明皇身邊的得力太監,高力士。

然後是常青扮的唐明皇與姜蘿扮的楊貴妃相攜而來。

“妃子,朕與你散步一回。”

常青一身龍袍戲服,有皇帝特許,不怕撞了忌諱,那雙目中柔情似水,竟真真兒演活了一個唐明皇。

“陛下請。”

姜蘿與常青在方寸戲臺上演著散步,太後看得是津津有味,皇帝偶爾看一眼梅先生,覺得,要是梅先生親自唱必然更好。

但梅先生的戲,他不大樂意被別人瞧見。

“攜手向花間,暫把幽懷同散。涼生亭下,風荷映水翩翻……”

等姜蘿唱完遊園,兩人又要去亭中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