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故鄉號帆船(第1/2頁)
章節報錯
紮竹筏的工序很簡單,按部就班就行了。
先是在竹料頭部的一節竹筒上,左右兩面平行鑿穿一對孔,每一根料都這麼做,保持在一樣的位置上鑿孔。
然後把都打好孔的十一根竹料,用一條前臂兒粗的老竹子,串連在一起。
老竹子兩端交口處都用火烤韌出來,這樣交口處就可以彎折了,將兩頭都彎折到甲板上面去,然後上頭再加一根實心硬木,用來承受主要的拉扯力量。
這樣子,整個船頭就連結為一體了,在海面上航行時,無論再大的風浪,都不可能把我的竹筏拍散的。
往後直到竹筏的尾巴上,每兩米加一根實心硬木,一共加了五根,為了保證整張竹筏的結實度,這些部位就不必要再鑿孔了,直接固定在甲板上就行。
然後用竹篾,將硬木和每一根竹料都綁上一道,綁得結結實實的。
將竹筏整體結構做了出來,接下來就是搭建艙室。
我跟我表姐,早就定奪好了。
105米長的大竹筏,前頭留三米前甲板,後頭留兩米後甲板。剩下55米,則全部搭起艙室!
為了減少風阻,艙室還不宜過高,我們打算搭個一米八左右的高度就行了。
這高度,女人們無所謂,可以隨便進進出出。我自己就苦了。每次進出都得彎腰,不然得磕天靈蓋。我表姐也不太行,她一米七幾的個頭,雖然碰不著,但也沒差多少,心理作用下,也不敢挺著胸走進去。
艙室的首尾兩端,還不能封閉,必須保證通風。否則船隻行進時,風阻很大。
對了,左右兩側的籬笆牆,也不能打得太緊密,需要一定的透風。就怕橫向一陣大海風刮過來,把船給掀個跟頭。
畢竟我們的竹料太輕了,容易被風拔動。
海上來的大風,那都是爺兒,大家不見那強臺風,多少老樹都被連根拔起來的。當然這種海況,我們一般已經泊船上岸去了。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船艙的寬度,搭成兩米,留了七十公分,分出來做船舷左右的人行過道。要去船尾掛帆時,那是用得著的。
船尾除了掛帆外,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就是供人排洩用。白天航行時,有人內急,就可以來此解決了。這種小事,我們是不可能再靠岸處理的。專門做一個出來,排到大海裡,也幹淨衛生。
整個2米寬,55米長的艙室,裡面有十多平米的空間,也足夠我們擺放任何物件了。
我在前艙又隔出兩米來,專門給人休息納涼用,這一截的籬笆牆,只做成半封閉的,方便女人們瀏覽旅途風景。
右邊擺幾張凳子坐人。
右邊則搭一張半米寬的木床出來,防備旅途中有人累了,或者身體不太舒服時懂?),可以躺著休息。床底的空間,也不浪費,可以擺些陶盤陶碗。
後倉剩下的35米,就用來存放各種大物重物了。
搭建好艙室,跟著就是安裝那兩根插桅杆的松樹墩。
之後是船舷欄杆。
最後是艙室封頂。
三月二十七日。
整條帆船,各部件終於組裝完成。
當日即下水試航!
因為底下架著竹子當枕木,整條船雖然有一噸半重,但順著枕木撬下水,也算輕松。
“轟隆”一聲!
我們花大力氣,建了整整三個月,付出了無數汗水的工程,終於到實踐驗收的時候了。
隨著整條船入水,掀起了一陣大大的波浪。
幾個女人,也發起了一陣激動的驚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