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的任務很簡單,負責清壘,幫助隊友得分。

這其中,最為矚目的是,

4棒!

其通常是全隊的長打王擔當,也是最讓投手忌諱的存在。

因為,

投手只要失手投出一個甜球,比如紅中位快速球,大機率會被轟出2、3壘安打,甚至全壘打。

所以,

大聯盟的捕手在配球時,會減少選配快速球,以其他球種,譬如變化球作為優先考慮物件,以便壓制4棒的長打能力。

最後的7、8、9棒。

打線的薄弱環節,打者一般沒啥亮點,不能有太多奢望。

每當這時候,

賽場觀眾一般開始開開心心地離開座位,買酒水飲料的,上廁所的,想社交的,想釣辣妹的......

各種行動,該幹嘛幹嘛。

錯過精彩?

別想太多。

不過,

發展到今天,大聯盟的打線戰略戰術安排更加多變,也並非都完全遵循這一原則,由此衍生出一些新的打線排序理論。

言歸正傳。

卡佩尼克終於進入打擊區,擺好姿勢,雙眼望向投手丘。

主裁判馬步一紮,打出開始手勢。

投手丘。

厲斌平心靜氣,望著捕手區抬起腿......

咻!

白球閃電飛出。

快速球!

對面。

卡佩尼克雙眼盯著白球,身體微微一動,隨即又停住。

啪!

球從好球帶外掠進壘,被亞歷克斯接住。

壞球。

“好眼力,卡佩尼克!”

球場右側立即傳出一陣喝彩聲。

咻!

厲斌第2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