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提著球棒悻悻退場。

半途,

與第3棒卡佩尼克教材而過時,兩人對擊一掌。

“那傢伙投的球,球威很強,小心些。”

科爾提出言提醒。

“明白,謝謝!”

卡佩尼克點頭。

投手丘。

厲斌手撫白球,靜靜觀望。

背號33。

他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對應資訊。

卡佩尼克,黑白混血,西區打者榜排位第16名。

北虎打線4強中唯一的左打。

西區排位第3的柯恩還不出場麼?

厲斌若有所思。

看來北虎是要安排其出任第4棒,執行強力清壘的重任。

眾所周知。

棒球的打線安排是十分講究的。

通常來說,

首棒打者優先考慮上壘率。

因為開局之後,首棒能不能上壘,不僅關係到己方士氣,還會影響到出局數。

對於進攻方,

每局3個出局數,如果首棒打者丟失1個,後續打者再有失手,2個出局數下,還想再得分?

講真,

很不樂觀!

2棒打者優先考慮速度。

如果首棒上壘,意義何在?

可有效牽制守備方。

此時,

只要2棒打者速度夠快,球打出去沒有被斬立決,就可提高上壘機率。

若無法成功上壘?

沒關係。

憑藉腳力,也可給守備方添堵,掩護隊友推進下一壘。

接下來的3、4、5、6棒打者。

俗稱中心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