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知去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頭戰火熊熊,那頭的京城此時此刻卻是一片寧靜,這裡是天子腳下,是戰火最後燃及的地方,沙鎮與玉門大捷,已經奠定了大靖在這一場大戰裡完勝的基礎,前方自有大靖士兵衝鋒,他們在後方,只需好好生活就行,當然也有不少人家也是心中擔憂,大靖計程車兵都是大靖的百姓,有些人家的兒子就在軍中,玉門大捷死了數萬計程車兵,按著晉城現在的僵持看下去這一戰也是不可避免,對有親人在軍中的那些百姓來說,這樣的日子也確實是難熬。
唐斌不知所蹤,院長愧疚難當,這兩日天天在往都察院跑著希望聽到一些有利的訊息,由李非白暫為管理的都察院這段時日也就只是在負責收集晉城方面的訊息,對於唐斌,雖說唐善清早有交代,但唐斌此人來無影去無蹤實在難尋,李非白派了不少人手尋了幾日都沒有訊息。
唐斌的安危與談判息息相關,院長哪裡敢有疏忽,雖說皇上未有怪罪,但他是兩朝老臣,又怎會看著大靖再去戰火?
太子因犒賞三軍撫卹士兵而立下功勞在朝中聲威大漲,而云明軒在晉城的談判日日僵持著,晉城的戰事一日不了結,朝中反對的聲音就一日不會休止,前段時日被都察院打壓而被削去了官職的不少趙家人也返回了朝中,李非白雖也阻撓過了,但以太子眼下的聲威根本是無用。
“父親。”
今夜,李非白很晚才出了都察院回家,誰想在路過大堂的時候,他看到了還未歇息的李墨。
“聽說這幾日是你在負責著都察院的事務?”
李墨躺在軟榻之上,一旁几案上的燭火在他的臉上印出了一團亮光。
“是。”李非白今日在都察院忙了一天早就是身心疲憊,哪裡還有別的心思去揣摩李墨的心思。
“晉城那邊的事情怎樣了?”李墨緩緩睜開了眼,雙手撐著身軀坐了起來。
“還是老樣子,談判擱置,未有進展。”李非白直起了腰身打了一個哈欠,眯著雙眼無力的看著李墨。
“唐斌已經不知去向,這一戰,該是開打的時候了。”李墨長嘆一聲,翻身下了軟榻。
“我也是這麼認為,但一旦開戰就會有死傷,玉門大捷的死傷人數父親也是知道的,若是晉城開戰,怕死計程車兵更要多了,這對大靖來年的休養生息極是不利啊!”
現在雲明軒之所以不願意開戰而一意想要議和,就是不想讓大靖在這一戰力徹底疲軟,士兵死亡過重過大,只會讓大靖的田地沒人去耕種,拉大靖經濟發展的後腿。
“看來你在都察院呆了這段時日也是學了不少的東西。”李墨走到李非白身前,笑呵呵的讚揚著,以前的李非白,可不會有這樣顧全大局的眼光。
“這也是父親教導有方。”李非白呵呵沒正經的一笑,眯著雙眼低下了頭。
“對了,都察院與太子黨派對立,你與太子共事的時候,可要小心著些,到底太子是一國儲君,有些時候,該讓著還是要讓著一些。”
李非白拱手道了一句是,但耳朵裡卻是一句也沒聽進去,都察院與太子早已勢同水火,不是你忍讓太子就會善罷甘休的,再說他只是暫時管理都察院,以後還是要交還給金碩公主的。
“你就是做什麼都不上心,太子與趙家,可不是輕易能惹的,金碩公主那是身份擺在那裡他們不能怎樣,你要是招惹了他們,他們還不得一人參你一本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李墨見他一臉不耐眼神散光四肢疲軟,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李非白聰明倒是聰明,不過有些時候行事還是欠缺了火候,官場不必別的地方,稍有不留神得罪了人,可就不是那麼好辦的了。
“是是是,父親教訓得是。”李非白深深一躬身,做出了一幅恭順的模樣。
“我這說的都是金玉良言,你多聽著些,免得以後一失足成千古恨。”李墨無奈搖頭甩袖,轉身打著哈欠離去。
聽到腳步聲漸漸遠去,李非白才直起了腰身鬆了一口氣,都察院與太子黨派相爭,這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的,雖說他覺得李墨是囉嗦了一些,但畢竟也是為了他好,誰都可以看出都察院擁護的是雲明軒,若是日後太子登基,那都察院的這夥人定然會受到牽連,李墨為官多年深諳為官之道,凡事留一手,日後才有後退之路,而眼下的都察院,可正是在堵死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