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自然要和陸楊商量一下,陸林找了個藉口出門打電話。

陸楊此時正在演講臺,準備給廣場上近2萬名科研人員演講,這些人是否加入夏為科技,就看他今天怎麼說服這些人了。

很多人其實是不願意離開化為公司的。

因為化為公司採用的是員工持股方式,可以說這裡的骨幹科研人員都有化為公司的虛擬股份。

離開化為公司,也意味著要把股份還回去。

去陸楊這裡,似乎並不能獲得股份。

接到父親電話,陸楊有些疑惑道:“爸,你那邊談完了嗎?”

“談得差不多了,我剛才有個想法,但不知道產能是否可以提升那麼快。”陸林說道。

隨後陸林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說。

其實也比較簡單,那就是和蘋果公司直接達成一個大訂單,比如年供應一兩億枚,但是價格上和正常情況下采購越多價格越低不同,這次是採購越多價格越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給庫克造成一個假象,那就是將國內的低價電池,高價賣給他了。

“產量上我昨天才和工廠透過電話,現在他們在不停擴建工廠,唯一受限制的就是蝴蝶原材料,但蝴蝶可以在亞熱帶地區生存,而且每月產能都是指數級提高,可以說電池產量也可以指數級提高。”

“上次我參觀工廠,發現大部分工序都是機械化生產了,所以產能提高會非常快。”

“當然前提是,我們只提供原材料的情況下,如果是組裝因為機器組裝比較複雜,目前都沒有研究出來,如果是提供原材料的話,那就沒問題了。”陸楊說道。

用在汽車上的電池上次陸楊參觀發現已經實現機械智慧生產,非常關鍵的原因便是幾十幾百枚電池組合在一起,才需要一枚電控晶片。

但手機電池,每一枚電池內,都要放一枚晶片和相關電子器件。

現在晶片也是用的國產,所以也不會被國外的晶片產能限制。

拿雷俊舉例,他獲得兩百萬電池的材料,那是包括晶片在內的所有材料,組裝就靠雷俊自己想辦法了。

陸林聽完後,在心中默默計算。

上上個月電池產能在10萬臺汽車的使用量,上個月除了10萬汽車的用量還分了10萬汽車用量的電池材料給雷俊,可以製造200萬枚電池。

計算起來只需要算材料就好,那就是第一個月10萬,第二個月20萬,第三個月40萬,第四個月80萬,第五個月160萬,第六個月320萬,一直到12個月產能將是萬。

這是按照蝴蝶每個月翻倍計算的產能,實際上速度只會比這個更快,因為蝴蝶每次產卵的速度遠遠超過2倍,而每個月蝴蝶又能成熟一次。

當然也要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其他材料的供應合成,綜合下來2倍是肯定能達到的。

也就是說一年下來,能夠為2.048億臺車提供電池。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速度沒有這麼快,其中一半產能用於手機電池,那就是1.024億再乘以20倍!

透過這個資料就能看出,為什麼要把貨賣給國外,而不是全部給國內廠家了,因為國內廠家消化不了這麼多產能。

陸林決定和庫克還有四星公司都談談,可以大規模供貨,每年給2億的產量都沒問題,還要裝作因為貪財,把大部分產能都賣給國外的假象。

到時候他們雖然購買到電池,但電池的出廠價就高出國內好幾倍。

至少在手機上的利潤,夏為科技就能狠狠敲下來一筆,國內廠家的競爭力會提高不少。

國外廠家透過晶片、系統、螢幕、攝像頭等等獲得高利潤,但在電池上利潤壓縮,雖然沒讓他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差距卻是縮小不少。

況且各大零件廠家在給國內廠家供貨時,也不會差價很多倍。

陸林重新回到辦公室和庫克李相勻談判。

“庫克總裁,李總,剛才我考慮了一下你的提議,的確將產品賣給你們才是最合算的,我們年產能大概能到5億枚電池,本來打算賣給庫克你2500萬電池,賣給李總1000萬電池,你們如果開價合理的話,可以優先考慮你們。”陸林說道。

庫克吃驚地看著陸林,原本以為年產能最多比現在提高几倍,沒想到竟然到了5億!

要知道各大實驗室早就獲得柔性固態電池樣本。

經過研究,自然發現其中的螺旋二十四面體,大家普遍認為,這種材料加工非常困難,這也是產能受限的原因。

各大公司的一些專家以為這種材料,是透過夏國已經自產的幾十奈米光刻機技術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