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為科技總部,陸林正在接待庫克和李相勻。

隨著西北工廠產量提高,現在每月產量如果用手機電池的材料計算,每月超過400萬塊,相當於20萬臺汽車需要的電池量,比上個月產量翻倍。

最開始陸楊口頭承諾,庫克等人幫陸楊打贏國外的官司,可以獲得5到10的產能。

這次陸林提前和陸楊商量過,最好還是不要食言。

商場也講誠信,一家公司丟掉誠信後,就算是壟斷性產品,也非常傷口碑。

而且下個月產量還能翻倍,甚至是好幾倍。

夏國不管是搞基建,還是搞生產,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速度那是非常快的。

沒打算放棄國外市場,就沒必要拒絕合作。

所以這次還是會給庫克提供5產能,也就是20萬手機電池備貨。

國內的公司這個月至少也能獲得40萬,甚至五十萬枚電池。

至於四星公司,就要看對方出價多少了,總之也不會超過蘋果公司。

庫克自然想要獲得更多產能,要知道每年蘋果手機的全球總銷量都在2億臺以上,在夏國的銷量去年達到了3240萬臺,比大米手機銷量足足高了五六倍。

而且利潤上更加恐怖,大米手機最開始的利潤只有10左右,蘋果手機利潤卻是70以上!

這就是高科技帶來的高利潤。

20萬塊電池,給蘋果塞牙縫都不夠,況且蘋果還有其他電子產品,電子手錶、膝上型電腦、耳機等等。

得知只能這個月只有20萬臺後,庫克臉色不太好看,他懷疑夏為科技在產量上作假了。

“陸總,聽說夏米手機這次就獲得200萬枚電池,那他是獲得多少產能?我們怎麼才20萬!”庫克滿臉不高興地說道。

陸林不怕得罪庫克,全球獨一份的產品,不愁賣不出去。

就算只賣20萬枚電池,夏為科技還會國內更高的價格。

“我們自然沒有違約,按照5份額算,我們本月產量在400萬枚手機電池的材料,資料沒有出錯,等到下個月產能應該還能擴大一兩倍,到時候你們就能獲得40萬或者60萬枚電池了。”陸林澹定地說道。

庫克皺眉道:“你們沒有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算進份額嗎?”

“那當然,你們是手機公司嘛,自然是按照手機公司的計算。”陸林理所當然地說道。

聽見這句話,庫克便知道自己虧大了。

當初的協議沒有落在紙上,現在夏為科技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不過庫克還是不甘心,他反問道:“那馬斯克能獲得多少產能?”

“他大概能獲得1萬臺汽車使用的產能。”陸林回道。

現在夏為科技正在大規模賣材料,一些資料庫克也是知道的,1萬臺汽車使用的電池材料,大概也相當於20萬手機電池使用的材料。

夏為科技還真是一碗水端平啊!

可是他們蘋果公司每年出貨好幾億,現在每月20萬枚,一年的產量都不夠當年出貨的零頭。

庫克又詢問能否多出錢購買,就算是價格翻倍都可以接受!

反正蘋果手機利潤高,多花一些錢在電池上,最後全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行了。

陸林卻是看向一旁的李總,笑道:“產能有限,而且李總已經出到3倍價格了,我都還沒答應供貨。”

庫克頓時無言以對。

心中卻是惱恨不已,要是蘋果公司,或者老鷹國的其他科學家爭氣一點,早點研究出柔性固態電池,甚至只是固態電池,他們蘋果公司何至於這麼狼狽。

“三倍價格是吧,有多少我們公司要多少,我要把多餘的產能都買下來!”庫克用堅定的語氣說道。

見陸林沒有答話,庫克勸說道:“其實我一直覺得你們的產品在夏國的價格定低了,要是低價賣給他們電池,還不如翻幾倍價格,賣給我們呢!”

道理是這個道理,陸林也開始思考,要不要在這件事上坑蘋果一筆。

蘋果公司看樣子並沒有想到夏國全力以赴之下,產能的增速問題。

那假如現在就達成一個大合同,價格也定下來,到時候能不能坑蘋果一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