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錯走進大乘之閣,拜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菩薩通高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菩薩寶相莊嚴、神情凝重、紋飾細膩、比例勻稱、全身貼金,在國內大型佛像中十分罕見。看著觀音菩薩凝重的眼神和她一千隻手裡的一千隻眼睛,拉錯就想起了六世佛祖被弟悉和拉藏魯白的兩大勢力所迫害,心裡有種說不出滋味。六世佛祖身為佛祖的轉世靈通,天天為萬民祈福,本應受萬民敬仰,卻被一夥邪惡勢力趕出紅宮,這是何等的諷刺啊!那時的菩薩去哪裡了?難道她一千隻眼睛就看不見嗎?還有頓珠姐妹倆被雪崩埋葬時,她的一千手又在做什麼呢?

寺裡的大法師見拉錯身穿藏式衣服就把拉錯讓進禪房裡。拉錯見大法師的禪房書架上堆滿了書籍和名典,牆上是幾幅山水畫,窗前有幾盆蘭草,桌子和椅子都是純實木的,就幾樣簡單而古樸傢俱和花草,讓整個禪房呈現出花香四溢、古樸典雅的氣息。大法師問:“扎西德勒,施主,你是哪裡人?”拉錯見大法師身穿黃褐色僧衣,大概六十多歲,於是趕緊回禮:“扎西德勒,大師,我是雪域人。”大法師眼睛一亮:“哦,雪域!那是佛國的聖地,眾僧的神壇,臧民的精神家園啊!”拉錯見大法師如此崇拜雪域,高興地問道:“大師,你去過雪域?”大法師一邊讓拉錯坐下一邊說:“我是青海人,一共去過四次雪域,第一次是去紅宮學習,第二次是去參加自治區成立二十週年慶典活動,第三次也是學習,第四次是參加紅宮修繕完工慶典活動。”拉錯聽說大法師是青海人,問道:“大師,您是青海人,聽說過六世佛祖在青海湖失蹤的故事吧?”大法師沉思一會說:“我是八歲進的寺院,在寺裡聽說過關於六世佛祖的一些故事,但和民間說的不一樣。記得小時候聽我爺爺說過,‘六世佛祖在秘密押往北京途中,夜宿青海湖畔,被當地驛站的一個官差認出來,這個官差是六世佛祖的信徒,他非常同情六世佛祖的不幸遭遇,夜裡悄悄地把他老人家放走了’。至於佛祖的準確去向民間說法不一,學界含糊其辭,官方無法定論,最後成了一樁懸案。”

拉錯聽了大法師講的和自己在手抄本看的基本一致,他說:“大法師講的和我在民間聽到的幾乎一致,都說他老人家在青海湖被信徒救出,從此,他老人家隱姓埋名遊遍了整個藏區、尼泊爾和印度,最後回到賀蘭山修行,圓寂在阿拉善。”大法師兩眼散發著欽佩的目光,說道:“沒想到,施主年紀輕輕,對六世佛祖瞭解的這麼多,佩服、佩服。”拉錯謙虛地說:“大法師過獎了,我是從他老人家留下的詩歌認識他、崇拜他,我從他的詩中讀懂了,什麼是佛?什麼是魔?他的一首詩裡這樣說的,‘其實我想要的,和凡人沒什麼兩樣’,這句詩是在告訴我們,在佛陀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佛,只是我們還沒有覺醒罷了。”大法師聽拉錯對佛的定義有這麼高深的見解,雙手合十道:“施主高見啊!正如施主所講的,在佛國的世界裡佛就是人,只是他們覺醒成佛,而我們沒有覺醒。如釋迦牟尼佛,他原在是個淨飯王王子,在二十九歲時他幡然覺醒,遊走於恆河流域,為世人講經說法,勸眾生心正行端、揚恩立善、最後在眾信徒擁戴下創立了佛教。”

拉錯見大法師非常健談說:“大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創立了佛教,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善惡有報、因果輪迴’,可佛教的誕生地印度卻是教派林立、信仰不一,導致出現了可惡的種姓制度,使一些低賤的種姓的人被高等種姓的人肆意踐踏和蹂躪,那佛教的‘因果輪迴、善惡有報’去哪裡了?相反,佛教在我國卻發揚光大、熠熠生輝。還有我們國家也教派眾多,如道教、儒教、伊斯蘭教和西方的一些教派,那為什麼我們國家沒有種姓制度呢?而且,還能讓眾多教派和諧相容呢?”

兩人的談話引來眾多僧人和遊客,大夥把屋裡屋外圍得水洩不通。當拉錯向大法師提問:印度的社會階級混亂、種姓制度惡臭,教派互相對立和攻擊,而同樣是教派眾多的中國,卻沒有種姓制度和教派衝突呢?人們大氣不喘地等待大法師的回答。大法師喝一口茶說:“老子和釋迦牟尼幾乎誕生在同一個時代,老子創立了道教,道教推崇‘自然無為’,後來孔子創立儒教,儒教的理念是‘仁義禮智信’,再後來佛教傳入我國,佛教崇尚‘善惡有報、因果輪迴’。那我國為什麼沒有教派衝突和種姓制度呢?這是因為在中華文明的骨子裡,始終有國家一統這個概念。早在上古時代,黃帝打敗蚩尤建立華夏文明雛形,歷經夏、商、週三個朝代,在這三千多年來,歷代先賢們為大中華的文明、進步、繁榮和一統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首先是黃帝嘗百草,相傳黃帝為了他的子民免遭毒草侵害,親自嚐遍了大地上所有的植物的根莖和花果。他老人家還著有《黃帝內經》一本,此書被醫學界尊為中醫理論的奠基人,僅此一項就為人類發展和壯大做出巨大的貢獻;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吧,相傳上古時期黃河經常發生水患,致使大量的人口、農田、房屋和牲畜被洪水捲走,大禹帶領民眾劈山開溝、豁山修渠,將黃河成功地引進大海,為華夏子孫能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和中華版圖初定做出巨大的貢獻。他‘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後世傳為佳話;三,相傳武丁被他父親小乙下放到民間體驗生活,使他得以瞭解百姓疾苦和艱辛。他繼位後,勤於國政,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說和甘盤、祖乙等賢人輔政,開創了‘武丁興中’時代。在商朝殷墟遺址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裡,記載了上古時期中華文明的光輝事蹟,也就是說商朝在五千年中華文明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四,周朝就更了不起了,它開創了中華文明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對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間關係做出了詳細的道德規範,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社會典章和道德規範的範本。‘禮樂’制度一直沿用了幾千年,直至清朝滅亡才漸漸淡出民眾視線;周朝還是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大時代,大思想家層出不窮,如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商鞅和韓非子等等,他們的思想光芒為秦漢的大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牢不可破的國家體制和制度,他們思想的光輝把人類的靈魂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大法師喝一口茶繼續說:“施主剛才問印度被教派迷亂的原因和我們國家沒有被宗教迷亂的原因?這就是我重點要講的。秦滅六國後在國家的體制上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革新,它拋棄了周朝的分封制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郡縣制制度。就這個郡縣制制度,一舉成為國家大一統的最牢固的基石。如果秦朝還是分封制制度,它就做不到‘書同文、車同軌’和統一計量等諸多新政改革,一些新思想和新制度就沒辦法在國內全面推行,這就是中國和印度的區別。秦朝建立郡縣制國家制度,使國家在中央集權制度的領導下,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體制架構。講通俗一點,將國家看成一間房子,郡縣制度就是房子的牆、粱、瓦等,老子、孔子、莊子和孟子等等大賢們的思想,就是房子的裝修和傢俱。禮樂、詩經、天文和地理等知識是房子的鮮花和書畫。你看,這間房子既能為人遮風避雨、又能讓人住的舒適得體、而且還能陶冶人的情操,這樣的房子難道不好嗎?”人們聽了大法師演講和比喻都豎起了大拇指,叫聲和掌聲連連不斷。大法師向人群擺手示意大夥靜下來,繼續講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房子裡陳舊的傢俱和舊花瓶被新的傢俱和花瓶所代替,如漢朝最有代表性的《五言詩》和《史記》等,都為漢朝和漢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漢朝也是佛教剛剛起步的時期,後又經三國、兩晉、南北十六朝和隋的大力發展,最終佛教在唐朝奠定了它在中華大家庭崇高的地位,使我們中華大家庭同時接受了道教、儒教和佛教三大教的洗禮和修身,為我大中華走向強盛國家奠定了穩固的思想和理論基礎。唐朝皇帝李世民委派大唐文成公主去西藏與吐蕃王松贊干布聯姻,文成公主將中原的種子、造紙、紡織和釀酒等技術帶給了西藏,她帶來的種子和技術為推動西藏經濟、文化和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力地促進了西域文明和中原文明的交流和信賴。隋唐還開創了科舉的制度,打破了舊體制中的門閥官僚體制,從而讓天下寒士得以為國出力,為國獻策。宋詞元曲清小說的出現都是為裝飾和點綴這個大家庭和諧的氛圍。大家都知道,我們人人住的都是房子,只是房子新舊和豪華程度不同,有的人住平房,有的人住樓房,還有的人住別墅。樓房、別墅的裝修和點綴要比平房要好一些,可是,大家要明白,即使是平房、樓房和別墅都沒有裝修過,也沒有花瓶和字畫的點綴,但它照樣能給我們遮風避雨和保暖禦敵。相反如果沒有房子的保護,即便你再有多好的傢俱、花瓶和字畫也不能為我們抵禦風寒,更保護不了我們的人身安全,相反會因這些東西引來殺身之禍的。所以說把房子比喻一個國家的體制制度,它能有力地保護老百姓生活和生命安全,即便是房子破舊不堪或倒塌了,如果還按照原來的規範建造房子,及時材料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但還是能給我們提供應有的保護,這樣老百姓依然擁護你,這就是我們國家的根基固若金湯、牢不可破的原因。自秦漢以來雖然朝代更迭,但郡縣制一直沿用至清朝乃至現在。我們有穩固的國家體制來保障各種文化在我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們從這些文明中汲其營養,去其糟粕,使各種文化和諧地融匯在一起,為老百姓提供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這就我們國家沒有被宗教迷亂的原因。通俗一點講,就好比我們吃飯,不管你飯桌上是中國菜還是西式菜,不管是葷的還是素的,只要你是中國人就用筷子吃飯夾菜,而這兩根筷子,一根體制,一根文化。兩者缺一不可也。”

大法師的精彩演講讓現場鴉雀無聲,大夥個個揚著頭墊著腳,聚精會神地聽大法師演講。拉錯也明白郡縣制乃國家體制之根本,他說:“大師,你是說國家的體制架構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佔**位置,而道儒佛三教和各宗教的思想,以及詩經、詩詞歌賦、戲曲、小說,電影和電視劇等,這些都是國家體制裡的裝飾品,佔次席位置。”大喇嘛點點頭稱讚道:“施主好悟性啊!這就是中華文明幾千年來沒有斷代的原因,兩千年來我們國家在郡縣制的體制架構裡,積極引進和吸收高品質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同時丟棄和廢除一些糟粕腐朽的思想,讓中華文明在四海內外揚名立威。”拉錯插話道:“大師,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們國家的架構是什麼呢?”大喇嘛看了看四周,說道:“不錯,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也是佛教的發源地,佛教的終極思想是普度眾生,可印度恰恰出現了腐臭的種姓制度,雖然印度憲法廢除了種姓制度,但要把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東西一下子改掉是非常困難的。那為什麼印度出現種姓制度呢?究其原因一,印度沒有民族認同感,大家各自為政,不能團結在一起,致使外族入侵時,讓敵人各個擊破,最終被外來種族所奴役。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吧,那時的日本有多囂張啊!它敢對我國和東南亞國家同時開戰,還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可見當時日本國力有多強大。而我們國家剛剛經歷了八國聯軍,清政府滅亡、軍閥混戰的陣痛中。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的國土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了一大半,可就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炎黃子孫們能團結起來,把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大家想想,如果沒有強大的民族認同感,如果大家都不認同是炎黃子孫,那四四萬萬三千萬中國是難組織起來的,那現在還有我們這個國家嗎?原因二,印度一直沒能建立國家的根本體系和架構制度,就像我剛才說的,人沒有房子,就算你再有好的傢俱和花瓶,也無法為家人遮風避雨、抵禦外敵,最後還招來災禍。一旦有外族侵入,國家的歷史和根基就被外族篡改了。就如印度:第一批入侵者將原土著民貶為賤民,第二批入侵者將第一批入侵者貶為平民,第三批入侵者又將第二批入侵者貶為中等民,最後來了第四個和第五個入侵者,他們又把他們的前任踩在腳下,使印度出現了高、中、低、下等不同種姓社會制度,這四種人還算可以,最可憐是原土著民被入侵者貶為賤民,他們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不同的入侵者又帶來不同的宗教信仰,致使印度教派林立、紛爭四起的原因。我們國家早在兩千年前就實行了郡縣制國家體系,老百姓又有民族認同感,雖然我們也遭受一次又一次磨難,但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奮鬥下,我們最終走在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上。”

拉錯在寺裡留宿一晚。夜間,兩人從佛教談到藏傳佛教,最後又談到了一開始的話題——六世佛祖倉央嘉措。拉錯問道:“六世佛祖奉召進京未果,消失在茫茫的青海湖畔,但當時執政者拉藏魯白怕清政府降罪,說他老人家圓寂在清湖畔了。為了讓清政府相信他老人家真的圓寂了,他們將六世佛祖的心愛之物釋迦牟尼弘法圖一分為二,將正面釋迦牟尼弘法圖送給了清政府,把背面庇尼經安放在唐古拉山佛祖的衣冠冢內。聽說清政府把釋迦牟尼弘法圖安放在普寧市裡,也就是貴寺裡,大法師,你聽說過沒有?”大法師沉默了很久才說:“施主說的釋迦牟尼弘法圖在我們普寧寺裡,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據我師父說釋迦牟尼弘法圖就安放在我們寺裡。只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佔領了整個避暑山莊,他們拆了許多大殿上的銅瓦、銅柱和銅像等,他們把這些文物做成了炮彈皮和炮彈再打我們。抗日戰爭勝利後,寺裡清點文物時發現釋迦牟尼弘法圖不見了。有的說被漢奸賣給了日本人,有的說被人藏起來了。幾十年來寺裡一直查詢此圖,但終無結果。”

拉錯聽說弘法圖在抗日戰爭時期失蹤了,心一下子又沉下來了,問道:“大法師,如果弘法圖還在話,應該是國寶級文物了吧?”大法師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國寶級別的文物啊!弘法圖可以說是我們普寧寺的魂啊!可惜消失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讓人痛心啊!”拉錯:“大法師,你們沒有向附近老百姓查訪?這件事難道民間沒有什麼說法?”大法師:“有啊!可民間說法太多了,可那個時期的人已經不多了,無法求證。”拉錯:“我在承德縣誌裡看到,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把避暑山莊的銅質的東西幾乎拆光了,最後,他們看上了門口的一對銅獅子,但銅獅子太重搬不動,鬼子兵就跑下山叫大型機械。這一幕恰巧被一個老百姓看見了,他見鬼子兵去山下求援就把家裡的豬殺了,把豬血塗在銅獅子的眼上。當鬼子兵開著機械返回時,見兩隻銅獅子瞪著流血的紅眼睛,嚇得拔腿就跑。”大法師再次用敬佩的眼神看著拉錯說:“沒想到,施主還知道銅獅子的事情,佩服、佩服。”大法師突然又說:“哎,經施主一說,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拉錯精神一振:“大師,請講。”大喇嘛說:“聽人們說,寺外有個賣紀念品的老太太,這個老太太說,她的父輩就給銅獅子塗過豬血。”這個訊息讓拉錯一夜沒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拉錯來到紀念品店一條街,但開門市的都是年輕人,沒有一個是老太太,人們也不知道有這麼個人。拉錯非常失望準備離開時,一個保潔阿姨把他拉到一旁,問道:“小夥子,你別問他們了,他們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拉錯很詫異:“阿姨,他們為什麼不告訴我呢?”保潔阿姨說:“你要買老太太的香火吧?她香火可便宜了。”拉錯點點頭說:“對對,是哪一家?”保潔阿姨哈哈一笑:“我就知道,你是聽朋友說的吧?”保潔阿姨繼續說:“老太太東西比他們買的便宜,他們恨死老太太了,你還指望他們告訴你,”保潔阿姨指了指外面的兩層樓房說:“那,兩層樓房低下就是老太太的門市,如果老太太不在,你問她家老頭。”拉錯辭謝保潔阿姨向樓房走去。

兩層樓房非常樸實,門面也沒有怎麼裝修過,裡面的貨架更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了,櫃檯裡一個老頭正在給顧客拿香和表。拉錯見老大爺把顧客送走了,問道:“爺爺,您好!”老大爺一看拉錯的打扮,說道:“小夥子,你要什麼嗎?”拉錯:“爺爺,奶奶去哪了?”老大爺一愣,緩緩地說:“她,住院了,人老了,全身零件都不行了,三天兩頭進醫院,你找她有事嗎?”拉錯從話音裡聽到了老爺爺對老伴的擔心和不捨,心裡酸酸的說:“爺爺,聽說奶奶的家人在抗日戰爭時,保護過普寧寺的銅獅子,我想聽聽日本人在避暑山莊裡,還做過哪些壞事?”老爺爺:“小夥子,看你的打扮是西藏過來的吧?”拉錯:“對,爺爺,我是從雪域過來的。”“就為了這事專程找我老伴的?”老爺爺問道。拉錯見老爺爺有些遲疑,回答道:“也可以這麼說,”拉錯又問道:“爺爺,奶奶什麼時間出院呢?”“兩三天吧,昨天,女兒說兩三天就能出院了。”老爺爺說。

過了兩三天,在二樓的客廳里拉錯見到了老奶奶,拉錯見老奶奶精神矍鑠不像剛出院的病人,問道:“奶奶,您身體好了?”老奶奶格格笑了一陣,說:“你看我像沒病人吧?”拉錯點點頭說:“是啊,看您的精神頭就不像剛出院的人。”老奶奶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她說:“我就是有點輕微感冒,咳嗽了幾聲,她們就要我住院,住了十多天,可把我憋死了,那醫院怎能和家裡比吶,再說,”老奶奶還要繼續說,裡屋走出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端著兩杯水放在茶几上說:“媽,別說醫院的事了,人家小夥子大老遠跑您這來,是向您打聽事來著,”接著她對拉錯說:“小夥子,喝水。”拉錯端起水回敬道::“謝謝阿姨,奶奶的病不要緊吧?”奶奶的女兒說:“不打緊,就是咳嗽,掉了幾天水就好了。”老奶奶問拉錯:“小夥子,聽說你從雪域專程來找我打聽事來著?”拉錯:“嗯,普寧寺的大法師說,您的家人為了保護銅獅子,給銅獅子塗過豬血,把日本人嚇跑了。”老奶奶一聽又笑起來了,說道:“那是我爹乾的,我那時還沒有我,日本人進到避暑山莊,他們看見銅就搶,說是造炮彈,把山莊裡的銅像、銅瓦,凡是帶銅的他們都搶光了,這不看上了門前的那對銅獅子了,幾個人過去一搬,哪能搬得動麼,獅子可沉了。剛巧被我爹看見了,他見小鬼子們咕嘟一陣,向山下跑去,我爹一尋思,這些小日本兵肯定叫機器去了。我爹跑回家把這事告訴我爺爺,爺爺就把豬殺了,讓我爹把豬血塗在銅獅子的眼睛上。小鬼子開著機器回來了,看見眼睛滴血的銅獅子,嚇的開著機器跑了。我爹回來告訴爺爺,說他們看見血都嚇得開著機器跑了,我們全家人都笑了。”老奶奶說完又是一陣自豪笑聲。

拉錯從老奶奶爽朗的笑聲中,感受到了老奶奶對父輩們的無比崇敬和自豪。在抗日戰爭艱難的歲月裡,中國軍民用血肉之軀來抵擋日本侵略者的洋槍大炮,儘管我們付出了慘烈而悲壯的巨大犧牲,但最終還是把日本鬼子趕出了神州大地,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老奶奶見拉錯對她笑而不語,問道:“嘿嘿,小夥子,你要問我啥事?”拉錯笑道:“噢,聽您講的故事,我倒忘了,”拉錯問道:“奶奶,您聽過在普寧寺有一幅唐卡,釋迦牟尼弘法圖嗎?”老奶奶:“釋迦牟尼弘法圖?”老奶奶尋思一陣又搖搖頭說:“沒聽說過,沒聽說過。”拉錯又問道:“奶奶,那日本鬼子在普寧寺搶銅像、銅瓦,還槍了什麼東西?”老奶奶又回想一陣子,突然說:“哦!我想起了,好像還搶了一件喇嘛袈裟,非常值錢,說是西藏一個老喇嘛傳下來的袈裟。”拉錯心想這件袈裟應該就是釋迦牟尼弘法圖吧?繼續問道:“奶奶,聽說是一個漢奸把袈裟出賣給日本鬼子了?”老奶奶一聽漢奸二字頓時火了:“什麼!漢奸,在我們村就沒有出過一個漢奸!真是的。”老奶奶突然間發火讓拉錯無所適從,他呆呆看著老奶奶不敢言語。老奶奶的女兒趕緊過來幫腔道:“媽,在我小時候,人們不是經常罵我二爺爺是漢奸嗎?還說我二爺爺把袈裟賣給日本人了?”女兒這一問更把老奶奶惹毛了,她罵道:“你這死妮子,有罵自己爺爺是漢奸的嗎?人家罵道罷了,你也跟著罵,哎吆。”老奶奶罵著罵著哭了起來,她女兒勸道:“我的媽媽呀!不是我罵,是人家都在罵,”女兒又對拉錯說:“小時候,經常有人罵我們是漢奸的後代,那時候可自卑了,心裡可恨這個二爺爺了,長大了,再一想,他把袈裟賣給了日本人呢?他不是漢奸,是什麼?!”老奶奶哭道:“你二爺爺他,不是漢奸,他沒有把袈裟賣給日本人。日本人進普寧寺後,主事喇嘛見日本人搶銅像和銅瓦,他怕日本人搶袈裟,就讓你二爺爺把袈裟和一本書帶回家。那時你二爺爺給寺裡畫壁畫,他把袈裟和書帶回家藏好。日本人投降後,普寧寺向你二爺爺要袈裟,你二爺爺將包裹送到寺裡,主持開啟一看,裡面是一件普通袈裟和一本無字的書,寺裡說你二爺爺把袈裟賣給了日本人,你二爺爺說,‘包裹上有主事喇嘛親自寫的封條,他根本沒有動過封條’,主持也承認封條是主事喇嘛的手筆字,可能當初主事喇嘛給的就是一件普通袈裟,但無法證明。”拉錯急道:“那為什麼不問主事喇嘛呢?他應該知道真相啊?”老奶奶苦笑道:“唉!真是造化捉弄人,日本人沒有拿到袈裟就給主事喇嘛用了重刑,就在日本人投降前幾天主事喇嘛圓寂了。他這一走,讓我二叔一輩子無法洗清自己。”老奶奶說到這眼淚直淌,手拍著大腿哭道:“就這個袈裟,讓他背了一輩子的黑鍋,捱了一輩子的罵名啊!最後不得不遠走他鄉,唉!”老奶奶的女兒說:“媽,怪不得,我二爺爺在外鄉落戶,原來因為這個事。”拉錯聽說有一本無字書,就想起了在蓮花谷裡的那本書,問道:“奶奶,那那本無字書,存放在哪裡了?”老奶奶停住哭聲,說:“當時,我二叔說,這本書是唯一能證明他沒有賣袈裟的證據,普寧寺見書上沒有字就給了他。”

在三鄉鎮的路上,行駛著一輛墨綠色的甲殼蟲小車。司機是一位打扮非常時尚的妙齡女郎,她頭戴粉紅色遮陽帽,眼上架一副黑色的金絲眼鏡,上身穿墨綠色半袖,下身穿白色褲子,腳穿紅色皮鞋。小車快進鎮子時女司機開啟車頂棚,敞篷車一進街就把所有眼球都吸引了,街上的居民放下手中的活,呆呆地看著這輛奇怪汽車和時髦的女郎。十幾個小孩子跟在小車後面叫嚷著,打鬧著,這陣式就好像這個飽經滄桑的古鎮,列隊迎接從外面歸來的貴賓一樣,將一個不大鎮子,掀起了一陣陣高潮。

賺足了人們眼球的敞篷車開到鎮中心金蟲草酒店。酒店二樓的牆上拉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熱烈歡迎集團公司領導蒞臨桑界蟲草基地啟動儀式》,敞篷車一進酒店就圍過來七八個人,一個四十多歲人開啟車門說:“羅珍副總,沒想到是您親自來桑界參加基地啟動儀式,辛苦,辛苦。”時尚女郎下車摘下眼鏡,嗲聲嗲氣說:“堅才經理,聽你的口氣,是不歡迎我吆,本來乾爹說,路不好走,不讓我來,是我堅持要來看你們的。”堅才和他的手下趕緊回答:“不不,能在這個窮鄉僻壤見到羅珍副總,我們感到十分榮幸,十分榮幸。”羅珍把不大酒店看了一遍說:“環境不錯嘛!沒想到在這個小鎮上,有這麼古樸典雅酒店。”堅才:“聽這酒店老闆說,這酒店原來是一個頭人的莊園,後來鎮政府在這裡辦公,這幾年鎮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搬出來了,把莊園按原來的佈局重新修繕,為遊人開放,裡面設施齊全,而且非常乾淨。”

羅珍看一眼搭起的舞臺說:“剪彩儀式都準備好了?”堅才:“都準備好了,就等您了。”羅珍:“那就開始吧!”堅才領著羅珍走上了舞臺,他說:“大家靜一靜,剪彩儀式馬上開始,臺下父老鄉親們不要走動了,儀式過後我們還有禮品贈送大家,有禮品贈送大家。”人們聽說贈送禮品都圍在舞臺前。堅才見臺下有一二百多人,就對羅珍說:“羅珍副總,可以開始了嗎?”羅珍點頭表示同意。堅才走到話筒前說:“尊敬的羅珍女士,尊敬的桑界父老鄉親們!大家中午好!我們康德集團公司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為了讓鄉們親早日擺脫貧困,公司董事會決定,把咱們桑界鎮打造成全藏區最大的蟲草基地,為此,我們集團公司副總羅珍女士,親自趕到這裡,參加基地剪彩儀式,現在請羅珍女士給大家講話,大家歡迎!”

一陣掌聲過後羅珍說:“父老鄉親們,我叫羅珍,和大家一樣,我也是藏民,我的家鄉在康德。今天,是我們康德集團公司重要的日子,為了讓鄉親們早日脫貧致富,我們康德集團經過幾個月調查論證,決定在咱們三鄉鎮打造一個藏區最大的蟲草基地,為鄉親們謀福祉。基地建成後,鄉親們不用出門就能把蟲草換成錢,而且是最高價格收購。最近,我聽說咱們三鄉鎮蟲草市場被人搞亂了,這很不好嘛!所以,董事會決定在這裡建一個蟲草基地,把蟲草的價格穩定下來,讓家家戶戶都發財,村村鎮鎮都富裕。說道這,本來乾爹是不讓我來參加奠基典禮的,但是,在咱們白泥有親戚,所以,乾爹才讓我來到這個美麗小鎮和大家一同打造美好的明天!最後,祝大家心想事成!扎西德勒!謝謝大家!”

人們聽到時髦女郎說她乾爹時都笑了。堅才趕緊出來打圓場說:“現在,開始剪綵。”兩個工作人員在臺上拉起一根挽著大紅花的綵綢,一個穿著藏民服裝女子,端著一個盤子走到臺中央,羅珍和堅才從盤子中拿起剪刀把大紅花剪下,當大紅花掉進盤子裡時,霎時間,掌聲,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

剪彩儀式過後是本地藏民表演的面具舞。跳舞是五個人,他們都戴著五色的羊皮面具: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象徵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半黑半白代表兩面派等。他們表演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神靈和動物等,儘管面具舞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但大都人格化了,表演時都賦予人的情感,把人類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在舞蹈中體現出來。

面具舞在熱情洋溢的舞蹈中結束了。圍觀的人群把目光投向臺上的羅珍和堅才,羅珍笑著擺擺手說:“大夥,等等,我們有禮品,人人有份。”她又對堅才說:“快把禮品發給大家。”這時,那個穿著藏民服裝的女子端著盤子走上臺中央。羅珍見盤子放著幾沓優惠券就低聲問堅才:“怎麼成了優惠券了?不是給充電手電嗎?”堅才也壓著嗓子說:“隊裡臨時決定變卦了。”羅珍:“為什麼?我怎麼不知道?”堅才:“如果真的給手電,會暴露我們的身份的,所以改了。”羅珍:“那應該告訴我呀!現在多尷尬啊!”堅才:“告訴你,你就演的不像了。”羅珍還想說什麼讓堅才攔住了,才堅說:“行了,別說了,等咱們任務完成了,給鎮上每家每戶都送***電。”

人們見他倆的嘀嘀咕咕就問道:“哎!到底發不發,不發,我們就走了。”有的說:“你們是不是和賣膏藥一樣,光說不給。”也有人說:“看他們就不像正經人,聽他們話連褲子也穿不上,走吧,走吧。”臺上的羅珍和堅才尷尬地回答:發發發。堅才對手下人說:“你們幾個過來,把優惠券發給大家。”幾個小年青拿著優惠券,一張一張發給臺下人們。一個小夥子接著優惠券一看,上面寫著:憑本劵可以優先收購蟲草。小夥子揚了揚優惠券問道:“這是什麼優惠券?現在的蟲草還用你們優先收購?賣不賣你們還不一定哪?”小夥子說完,眾人又是一陣埋怨聲:騙子啦、沒信譽啦、瞎耽誤一陣工夫等。

堅才領著羅珍在叫罵聲中跑進房間。羅珍擔憂地對堅才說:“隊長,這不是失信嗎?今後工作還需要他們呀?”堅才笑嘻嘻地說:“卓瑪,他們罵得好!罵得對!別忘了咱們現在是炒蟲草商人,不是警察!”原來羅珍是特警隊卓瑪,堅才是特警隊的大隊長才讓佔雄,他們化妝成收購蟲草的客商。今天敲鑼打鼓地在桑界鎮掛起了牌子,目的就是攪亂馬鐵軍一夥陣腳。

在剪彩儀式的人群中有蘇文軍一夥,生性多疑的蘇文軍覺得蟲草已經讓他們收的差不多了,咋會,冒出一集團公司來?但看到穿著時尚的羅珍和一口一個乾爹的叫聲時,疑慮頓時打消一半,最後發的禮品遭人們唾罵時,讓蘇文軍徹底打消了疑慮。蘇文軍打通了馬鐵軍手機說:“鐵哥,剛看完剪綵回來,嗯,熱鬧,我看不像公安,那個女的左一個乾爹,右一個乾爹,叫的那個親吆,還有他們發的禮品,是一張優惠券,收蟲草的優惠券呀!當時讓人們罵的那個慘,我都為他們害臊。” 聽了蘇文軍的彙報馬鐵軍心裡踏實了許多,他對蘇文軍說:“老三,不要被表面現象矇蔽了,這夥人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我們不得不防呀!不過他們真要是和咱們來搶地盤的,那我們也不能客氣,這個市場是我們打出來的,我們付出那麼多,現在和我們搶飯碗,我們能答應嗎?老二的事弄怎樣了?一定要讓老二保密,萬一出現問題,我們可以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