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經此一別(五)(第2/2頁)
章節報錯
“主公言重了,魏攸願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
在送行的人海中,停著兩輛普通的馬車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兩輛普通的馬車坐的是蔡邕和他的家眷。相比劉寵放大的隊伍,蔡邕這兩輛馬車才顯得是正常的出行旅人。
不過蔡邕並非出行,而是被罷職返鄉了。
東漢末年的官場一旦有人獲罪,大多時候都講究個株連。劉寵這個蔡邕的門下弟子被貶,蔡邕這個做老師的也不能倖免。本來蔡邕在朝中不涉黨爭,又大有名望,向來宦官和黨人都沒有對付蔡邕。不過經劉寵一事,有太學生出面上上下下為劉寵奔走,這不得不讓宦官和黨人都考慮整頓太學了,正好借劉寵這件事,將蔡邕罷職趕回老家。
本來荀攸也是受到了牽連的,不過劉寵再三告誡了荀攸,可以適當向宦官和黨人示好,然後好好留在洛陽做自己在朝堂的助力。荀攸當然知道自己那小姑和這小姑父此去東海,倘若此後在朝中沒有絲毫助力,只怕將來的日子會更加艱難,再如何心不甘情不願也不得不答應下來,畢竟都是一家人啊。正好遇上劉寵舉薦荀爽出守代郡一事,荀攸也就很爽快地藉著這個機會和官宦、黨人兩派示了好。如此,荀攸才避過了這場風波。
再說回蔡邕,這日蔡邕帶著家僕、妻女趕著兩輛普通的馬車就比劉寵的隊伍早一步出了城,然後就在城外等候劉寵的隊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寵在早前找到了蔡邕,說反正順路,便相約師徒同行。蔡邕也就答應了,正好借路上的相處對這個弟子好好教誨一番,這次朝堂闖下的禍也太大了,要不然也不會被趕到東海去打漁。
於是,劉寵便吩咐下去,此行取道陳留,將蔡邕送回陳留圉縣老家之後再改道前往東萊。
劉寵和送行眾人一一告別之後,蔡邕也和眾人一一告辭。
離開洛陽的隊伍也重新啟程,前頭的馬車緩緩出發,一輛接著一輛往東駛去。劉寵也和眾人上了馬,馬背上的劉寵再度回身,朝送行的人群揮手告別,然後抽了一個響亮的馬鞭,大白馬就放開四蹄,追著大隊而去了。
宏偉而又厚重的洛陽城和劉寵離去的身影相距越來越遠,直到二者消失在彼此的視線之中。
——————
在劉寵離開洛陽之後,鮮卑使者彌加和闕機也帶著使團離開了洛陽。不過在鮮卑使團後面還跟著打著華麗儀仗的隊伍,這長長的隊伍是大漢的送親隊伍。
在滿朝大臣力促之下,靈帝派出使者和禁軍護送萬年公主隨同鮮卑使團前往草原和鮮卑大首領檀石槐的兒子和連和親。
送親的隊伍緩緩地出了洛陽北城。
小小年紀的萬年公主拉開了華蓋馬車的窗簾,深深地回望著洛陽,直到脖子酸了,洛陽城已經看不見了,才將頭縮回了馬車,然後緊緊地閉上了雙眼。可淚珠兒止不住從眼中冒出,沿著眼角落下,直到花了妝,打溼了嫁衣。
“洛陽……不知道此生能否再見你一面……”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