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薄見到了紀靈就表明了來意,說是要面見袁術。而紀靈也從雷薄的口中得知,原來雷薄、陳蘭已經舉城而降,將昆陽奉送給了程昱、崔琰。但也從雷薄口中得知,二人實在是守不住昆陽,就連陳蘭都在守城戰中身負重傷,在得知袁術主力被劉寵牽制,袁軍無力回援昆陽,雷薄、陳蘭才決意獻城的。

但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雷薄的來意,雷薄是來勸袁術投降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袁術聞知雷薄來了,起初是心中生出一絲喜色,畢竟值此敗亡之際,還有部將來投,怎不比雪中送炭。但袁術出來接見了雷薄,聽完了雷薄的說降之詞,袁術當即大怒,朝雷薄咆哮:“滾……快給乃公滾下山去!就你這忘恩負義的狗,也敢出現在乃公的面前。”

“若不念在主臣一場,乃公這就砍了你的狗頭。”

“明公,眼下昆陽已失,明公後路斷絕。便是明公想回南陽重整旗鼓,如今也是回不去了。明公當是被阻隔了訊息,如今半個南陽都落到了黃忠的手上,明公根基已失,明公在南陽久不得民心,便是逃回了南陽,又如何憑半個南陽與太尉相爭。”

“你這狗一樣的東西,竟敢在我軍面前胡言亂語。乃公除了半個南陽還有揚州,便是乃公不回南陽,也可以去淮南,揚州有六郡之地,區區劉寵又有何懼。”

“真是大言不慚,明公到了今時今日為何還要如此狂妄。殊不知豫州兵已將此山團團圍住,就是父城、舞陽、襄城一帶的兵馬也在向魚齒山逼近。此時的魚齒山早就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以明公手上的潰敗喪膽之兵,明公以為可以突圍南下嗎?”

“且不說圍困之兵,明公若要南下,還要橫穿汝南。想來明公也領教了太尉的兵威,明公即便是僥倖突破了重圍,可明公以為能夠穿過汝南?”

“末將念在與明公主臣一場,今日不避斧鉞,前來給明公指一條生路,還望明公早做決斷。”

“來人啊,來人啊,趕緊把這胡言亂語的瘋狗給朕砍了,砍了……”

見袁術要暴起殺入,楊弘一把拉住了袁術,連忙勸道:“陛下不可啊,萬萬不可啊,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雷薄這該死的賣主之賊,殺了豈不是平白汙了陛下的手,不如讓人把他亂棍打下山去。”

“明公,太尉尚有一言相告,太尉要末將轉告明公:勿謂言之不預,若是明公執意不降,待明日太陽落山之時,我豫州大軍將放火燒山。”

“明公告辭。”

看到雷薄抱拳轉身而去,袁術是目眥欲裂,“給朕殺了他,殺了他”,可不論袁術怎麼咆哮,紀靈、橋蕤、楊弘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後,也無一人動手。

……

天色漸明,陽光普照大地。

只見山下一支支豫州兵往山上逼來。待近了,山上的袁軍將士都看到那些豫州兵各個抱著柴禾,然後一層一層地把柴禾鋪到了袁軍的腳下,卻偏偏離著袁軍還有一箭之地。

此情此情,包括袁術在內,都相信昨夜雷薄說的不是假話,果然豫州兵要燒山了。

楊弘在袁術身旁望著不遠處不斷堆放柴禾的豫州兵,再看了眼紀靈,才轉頭對袁術說道:“陛下,與其坐困孤山,不如突圍吧。”

其實楊弘很想說“不如投降吧”,但楊弘知道他要是說出這句話的後果,所以還是說“不如突圍吧”。昨夜從雷薄的口中,楊弘就知道袁術大勢已去,南陽回不去了,雖說還有淮南乃至揚州,但袁術能突圍嗎?能穿過汝南嗎?

雖說汝南也是袁氏的根基,但那只是過去。自劉寵坐領豫州以來,汝南的世族和袁家的那些門生故吏,被劉寵拉攏的拉攏,打壓的打壓,而且又有出自潁川荀氏的荀衍出任汝南太守,這些年汝南豪傑爭相投效,早些的就有呂範等人,後來的有魏延、陳到、李通等將。

所以如今的汝南早不是袁氏可以呼風喚雨的了,所以袁術即便能僥倖突圍,也很難走出汝南大郡。

所以淮南是回不去了,揚州自然也指望不上了。

“陛下,趁將士們還有一戰之力,讓末將護著陛下突圍吧。”

“請陛下突圍吧。”

紀靈、張勳也接連勸道。

袁術望著漫山遍野的豫州兵,望著山下那杆高大顯眼的大旗,袁術知道那是劉寵的大纛,雖然袁術眼裡滿是不甘,但若真不突圍,那即便是不投降,也早晚會成為劉寵的俘虜。當然,除此之外,還可以自刎而死。

但袁術如何能甘心赴死。雖然他收到孫堅和劉勳率軍北上的訊息,但眼下怕是等不到這兩支援兵了。

所以在左思右想一番以後,袁術決定突圍,“讓將士們準備隨時突圍。”

聽到袁術發話了,紀靈、橋蕤、楊弘臉上都露出了笑容,但袁術又補充了一句,“往西北突圍!”

“……”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