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辛苦一場把連弩車推出來真是白忙活了。”

黃月英也接過了韓暨的話,說了句“真是掃興”,然後就調轉馬頭回去了。

只有鄭渾一臉難以置信地呆立當場。

劉寵也說了聲,“掃興,我後面還有大殺器新式戰車沒開出來呢……”

……

袁術的手在顫抖,臉也白了。

勝負已定了!

十萬大軍相繼壓了上去,不說從早戰到晚,但此時已是日掛西山了。袁術不相信,不相信他就這麼敗了,他不相信十萬大軍連一日都沒撐過去。他袁術是誰,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袁家是當世第一門閥,他袁術更是“仲氏王朝”的開國之君。

可就這麼敗,他袁術敗了,十萬大軍啊……

他眼睜睜看到橋蕤的將旗倒下,張勳的將旗倒下,紀靈的將旗倒下。就連後軍的李豐和梁剛都派出去了,可李豐、梁剛的後軍也如泥巴流入海一般,很快就淹沒在了豫州的鐵騎和步卒的人潮當中。

“陛下,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楊弘紅色眼朝袁術說道。

閻象似乎顯得更加蒼老了,拖著沉重的嗓音勸袁術:“陛下不可蒙塵,還望陛下速速撤回南陽,整頓兵馬來日再戰。”

袁術嘴唇翕動,可就是吐不出一個字。看到豫州的步騎往中軍殺來,袁術心裡很清楚,就憑他身邊的護衛兵馬,是無法抵擋兇猛的豫州兵。

雖然他很不情願,但他還是調轉馬頭撤了。

但是至始至終,袁術都沒有說一句話,他保留了他作為袁家嫡子和“仲氏皇帝”的驕傲,絕不從他嘴裡說出“撤退”二字。

……

看到袁術的龍圖虎紋大纛後移,劉寵心中大喜,大喊道:“追殺袁術,不殺袁術誓不回營……”

然後劉寵在大白馬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就親自提兵追殺袁術去了。就連趙雲的重騎兵也解下了重鎧和馬甲,跟隨劉寵去追殺袁術了。

這場決戰開始的快,也結束的快。

但戰前劉寵與帳下眾文武卻是做了不少謀劃。從劉寵“死而復生”得知袁術猛攻昆陽,然後設計讓徐榮退守汜城,再讓傅幹、馬超、典滿和周倉、廖化嚴守父城和舞陽,引袁術大軍深入。再到賈詡設下兩路奇兵,亂袁術後方,引袁術決戰。

從分兵拒守劉勳,到這場決戰大敗袁術,勝利總算來之不易。

要是有人聽到劉寵說“勝利來之不易”,肯定會噴他一臉。打硬仗的曹操、劉備,血戰袁軍主力的也是曹操、劉備,兗州兵和徐州兵五六萬人馬,打得只剩十之二三。劉寵的嫡系人馬除了讓趙雲帶著重騎兵打了三陣,剩下的硬仗也是張濟、張繡、段煨的西涼兵打的。只是在勝負已定的時候,劉寵才讓豫州步騎大軍全部壓了上去。

所以他怎麼有臉說“勝利來之不易”,這句話用在曹操和劉備的身上才是最合適的。

……

魚齒山是襄城地勢較高的山嶺,也是潁川難得一見的險地。魚齒山雖不高,但只要守住上山要道,再拒險而守,也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袁術從決戰的戰場上撤了下來,本來想一路退回昆陽,在昆陽集結兵馬退回南陽。但沒料到劉寵一路緊追不捨,更有大將臧霸在往昆陽的要道上攔住了袁術的歸路,袁術只好調頭逃竄。

這一路逃命,追隨在袁術身後的南陽兵是越來越少。不得已之下,楊弘只好拉著袁術退到了魚齒山。

不過很快劉寵、曹操、劉備就把魚齒山團團圍住了。

好在袁術又在路上遇到敗退的紀靈、張勳,主臣在戰敗亡命的路上相遇,自是少不了一場唏噓。雖然遇到了紀靈、張勳,但橋蕤、李豐、梁剛等將卻是生死不知,就連年老須白的閻象在敗逃的路上都走失了,至於袁術的“天子儀仗”也早就扔了。

袁術退守魚齒山,身邊只餘萬餘殘兵。雖然憑紀靈、張勳和這萬餘殘兵一時能守住上山的要道,豫州兵不會轉眼就攻上山來。但是士卒隨身攜帶的軍糧撐不過三日,而且山中水源短缺,四處才尋到兩眼清泉,就憑兩眼泉水是絕不夠萬餘人馬飲用的。

所以袁術雖然奪了一條生路,但眼下的局面依舊嚴峻。

當夜,有一條火把長龍往山上逼近,守山的紀靈以為豫州兵要連夜攻山。於是山上的袁軍都警惕起來,各個張弓搭箭,刀劍出鞘,滾木礌石都推到了山崖邊上。卻不想火龍近了,只有幾支火把照著一個將領出現在了紀靈的視線之內。

紀靈打眼一看,卻見來人正是留守昆陽的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