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寵點明瞭要收回劉繇手中的兵權和地盤,前面又有王朗、許貢在大勢下不得不選擇屈服,當劉繇被劉寵叫出來之後,劉繇嘴角抽了幾下還是答應了劉寵的安排。與其在江東和劉寵爭個沒有勝算的生死,不如到朝廷做個大宗正,畢竟這也是僅次於三公的九卿。雖然現在三公已經被劉寵廢除了,朝廷非丞相府的官員也沒什麼實權,但好歹下場不會太慘。

在劉繇選擇屈服以後,這江東地面上的諸侯算是一個也沒有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江東自此平定了?!

放眼整個江東,孫策已經退出了江東爭霸的舞臺,江東賊寇也全都在劉曄的帶領下投靠了丞相府,而今劉繇、許貢、王朗也交出了手中的權力,這江東不是平定了還能是什麼!

劉寵也因此心情大好,當即傳令開宴,奏響今夜大宴群臣、犒賞三軍的主題曲。

席間,劉寵又和新近投效的江東俊傑推杯換盞。自此劉寵坐擁豫、揚二州之地,以地盤而論,也算是與袁紹旗鼓相當,而且劉寵自從南征以來加上新收的江東豪傑,手上的人才更甚往昔。而且劉寵還手握天子,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劉寵已經超過了袁紹。

自此,南北局勢只怕即將進入劉寵與袁紹爭霸的時代。

畢竟看看出席這場大宴圍繞在劉寵左右的名將謀士就知道這不是虛言了。這些人當中知名的就有“江東二張”的張昭、張紘,還有江東世族陸康、陸績父子,吳郡顧氏顧雍的兄弟顧徽等人,更有南渡避徐州戰火的嚴畯、步騭、徐盛、呂岱等等,而且就連在豫章投誠的華歆也赫然在列。

可以說這場大宴劉寵完全囊括的江東群英,要是再算上劉繇、許貢、王朗歸降以後帶過來的人才,那江東人物已盡入劉寵彀中,比如王朗帳下就有虞翻、闞澤、賀齊、董襲等人,而劉繇手上也有周昕、高岱、樊能、張英等輩。

……

牛渚津口。

一艘大船即將揚帆起航,而棧橋上還有一群人在相互道別。這其中就有此前在江東地面上可以呼風喚雨的劉繇、許貢,至於與二人對立拱手互訴別離的卻是兩個身披白袍、頭裹儒巾的文士,這兩個文士不是別人,正是一路從汝南渡江投奔劉繇的許邵、許靖兄弟。

以許氏兄弟與劉寵的仇怨,許邵、許靖說什麼也不可能視他為主,所以在劉繇選擇投靠劉寵以後,許氏兄弟就只有離開江東,再次遠避劉寵。

還好,劉寵並沒有和許家兄弟計較,所以許家兄弟才能從牛渚乘船離開江東。

而劉繇不說作為故主,好歹許家兄弟在他對抗孫策、周瑜的戰事上也幫過他不少,所以許邵、許靖離開江東,劉繇又如何能不前來相送。

至於許貢,本來他與許家兄弟也算是宗親,而且許貢與許靖也算是至交好友,此前劉繇就是透過許靖才說動了許貢出兵與他結盟。而且在劉寵席捲江東的大勢下,也是許靖勸他繼續與劉繇、王朗結盟對抗劉寵。但奈何王朗先倒了戈,以致江東聯盟破裂,他許貢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所以才不得不違逆好友的建議,做出了和王朗一樣的選擇。

如今許氏兄弟要乘船離開江東,劉繇、許貢又如何能不來相送。

再說許邵、許靖兄弟就此離去,將來是否還有相見之日也是未知知數。雖說許家兄弟名義上說是去益州,但作為交好的劉繇、許貢又如何不知這兄弟二人是要去交州。按許家兄弟的話說,這中原他們已經厭倦了,無論是戰亂還是權謀,他們想遠離這一切,到遙遠的交州去度過餘生。

“二位就此留步,我兄弟在江東多蒙二位照料,今日一別也不知道有無相見之日。”許邵一臉肅然和劉繇、許貢二人把臂說道:“離別之際,尚有一言,還望二位靜聽。當此之時劉寵在江東之勢已成,不過其根基尚未穩固。雖說二位已投了朝廷,但劉賊此人強橫霸道,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身家與漢室安危計,若二位在有機可乘之時,還望二位能振臂而起,一舉剪除國賊。”

許邵這番話說完,他明顯看到劉繇和許貢臉上的不甘之色一閃而過,許邵不禁眉頭一皺,但心裡也有一絲竊喜:想必這番話還是多少說動了這兩個膽小如鼠之輩,便是日後這兩個傢伙不能與劉賊爭個高低,但只要能給那奸賊添點亂,讓其他諸侯有機可乘也是好的。

畢竟劉繇、許貢是在笑了笑之後回答:“子將許邵字)先生之言,我二人銘記於心。還望子將、文休許靖字)此去多多保重,若蒼天庇佑,來日我等在中原相見。”

劉繇、許貢這話更是給了許邵、許靖一些希望,畢竟要在中原相會,那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到時他們侍奉的新主領兵殺入了中原,大敗了劉寵。除此之外,許氏兄弟這輩子也沒有可能和劉繇、許貢在中原相見了,除非他二人願意放棄和劉寵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