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同窗相見
章節報錯
不錯,劉寵已經決定一舉平定江東了。
劉寵已傳令牛渚的魏延、陳到、李通和句容的程昱、徐晃、甘寧、魯肅,還有陽羨的劉曄、趙雲、太史慈,大集各路兵馬一舉平定江東。
祖郎、焦己這些人之所以會在這時候去老巢召集人馬,是因為程昱給劉寵送來了訊息,說劉繇、許貢、王朗這些人好似有異動。對此劉寵也是能理解的,畢竟說江東地面上三足鼎立也不為過,本來豫州兵只是劉繇請來的援兵,但自從劉寵佔據豫章以後,劉繇這些人的心裡就有了些想法。
畢竟對於劉繇來說,豫州兵只是客軍,他才是名義上的揚州刺史,哪有客軍侵佔土地城池的道理。要說劉寵佔據了豫章是替劉繇攻取的,這也說的過去。但自從劉曄在太湖做了江東群寇的盟主,這訊息傳開以後,事情就變味了。
隨著孫策一步步勢弱,劉繇、許貢、王朗等人的心頭大患也去了一大半。但此消彼長之下,劉寵手上的豫州兵加上劉曄收服的江東賊寇,就成了江東地面上實力最強大的存在。如此一來,三足鼎立的局勢被打破,劉繇、許貢、王朗自然要提防上劉寵。
尤其是劉繇,在得知太史慈投靠劉寵以後,劉繇大罵劉寵不是個好人,竟然挖他的牆角,這和趁火打劫有什麼分別。
要不是有程昱、魯肅從中說和,以劉繇的火爆脾氣,只怕早就和劉寵翻臉了。要是劉繇、許貢、王朗這些人回過頭來再和孫策聯手,那也足夠和劉寵爭個高低了。
所以為了防止萬一,劉寵就傳信給劉曄,讓劉曄把江東地面上的賊寇都召集武裝起來。
……
孫策和周瑜站在秣陵城頭,眺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豫州兵,左右有孫靜、孫賁、吳景這些宗親,還程普、朱治、韓當、黃蓋等大將。
孫策和周瑜寄予厚望的溧水防線最終還是沒擋住劉寵的大軍,甚至劉寵的主力在渡過溧水之後,就一路窮追不捨,孫策連丟蕪湖、歷陽、丹陽,而北面的魏延、陳到、李通也趁勢進兵攻取了石城,東面的程昱、徐晃、甘寧、魯肅也打下湖熟,以致孫策、周瑜等人只能退守秣陵。
而且秣陵因此也成了一座孤城,甚至孫策在整個江東的地盤也只剩區區一座秣陵城了。
眼下秣陵孤城被重兵層層包圍,孫策和周瑜都相信,只要劉寵一聲令下,豫州兵各部和江東聯軍、江東賊軍不消一日就可以打破秣陵,然後他們在城牆上的這些人都將成為俘虜。
好在劉寵重兵圍困秣陵以後並沒有立即攻城。不過自從劉寵主力包圍秣陵,豫州兵各部和江東各路人馬相繼趕到以後,孫策、周瑜等人就上了城頭,而且在城頭一站就是一天一夜。
次日曙光初現以後,孫策、周瑜等人在城頭就看到城外有一騎打著符節策馬來到了城下。
一箭之外,來人止步往城上喊道:“孫將軍,我家丞相請孫將軍出城一敘……”
周瑜從來人出現在視野之內就一直在側目觀望,直到來人開口,周瑜眼光一閃,然後就接過城下之人的話喊道:“來者可是子翼兄?”
“城上可是公瑾?!”
不錯,劉寵派到秣陵城下的正是蔣幹,蔣幹聽到周瑜在城下喊話,臉上顯得很欣喜。
周瑜確定來人是蔣幹,也愁緒稍舒,大笑道:“哈哈,果然是子翼兄……不曾想子翼兄竟已出仕,卻不知子翼兄在丞相麾下做何官職?”
見周瑜問到這裡,蔣幹就顯得很得意,回道:“愚兄不才,受丞相舉薦,忝居鴻臚文學。”
周瑜和蔣幹昔日做過同窗,二人早年在淮南也是聲名顯赫。不過蔣幹是以辯才聞名,而周瑜不僅以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知名,更強是精通音律,甚至還博了個“曲有誤,周郎顧”的美名。
而今孤城下同窗相見,周瑜與蔣幹的心緒也可想而知。不過二人這番相見的光景,卻有幾分形勢逆轉的味道。周瑜雖然當年名聲在蔣幹之上,但顯然而今的蔣幹好似比周瑜混的好了不止一星半點。正如闊別已久的同學相見,或是畢業多年的同學聚會,昔日的同窗總要相互攀比奚落一樣,周瑜和蔣幹猝然相逢也未能免俗。
蔣幹當年可是以清高著稱,對出仕做官那是嗤之以鼻,而且更是放出過豪言,說非二千石之職不任。
所以周瑜見蔣幹騎馬手持符節出現在城下,才會以調侃的語氣問候一番。而見蔣幹的樣子,似乎對他現在的境遇甘之如飴。雖然鴻臚文學只是大鴻臚的屬官,連一千石都沒有,但看蔣幹在城下意氣風發的樣子,周瑜就知道眼前的蔣幹已經不是當年的蔣幹了。
蔣幹回答了周瑜的話,周瑜張張嘴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說出口。
不過周瑜的樣子都被孫策看在眼裡,於是孫策轉過頭朝城下的蔣幹喊道:“不知丞相喚我相見所為何事?子翼先生可否告知一二。”
蔣幹笑了笑,很乾脆地回答了孫策,道:“丞相不為別的,只為孫氏之存亡。丞相言昔年與破虜將軍相交莫逆,不忍坐視將軍敗亡,故而請孫將軍到城外一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蔣幹說話間,孫策、周瑜等人都望到遠處有一杆大纛移了過來,再看那大纛在秣陵與城外圍城之兵的中間停下了,隨著那杆大纛在兩軍正中間立起來,不一會兒一柄傘蓋也立了起來,接著又有穿紅戴綠的女子在傘蓋下鋪了毛毯、案几、甚至擺上了酒水、瓜果。
孫策、周瑜等人看這架勢,對於劉寵要在城外約見孫策再無半分懷疑。
不過倒是怒氣升騰的程普搶在孫策前頭,懟了蔣幹一句,道:“若丞相誠心念及與我家先主公之交情,又為何如此逼迫我主!如今我主臣將士盡皆被丞相大軍圍於孤城,不如請丞相一鼓作氣,將我主臣人等盡皆誅於此地,如此丞相也好告慰故人。”
程普這番舉動明顯是很失禮的,不過這也怪不得程普,要說孫策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他程普當論重罪,要不是他沒守住豫章,孫策也不至於落到這般田地。程普因此也自責不已,要不是孫策等人幾番攔著他,他或許早就自裁謝罪了。
好在孫策並沒有怪罪程普,只是說了句:“德謀程普字)不必氣憤,既然丞相有請,作為故人之子,本將出城一會又有何不可!”
孫策說出這句話是有他的底氣的,雖然城外豫州兵重兵雲集,但在兩軍中間相會,只要不是對方突然發難,那麼他也有把握全身而退……,甚至他心中還有個念頭,若是能在兩人相會間生擒了劉寵,那麼他眼下的危機就解除了……,甚至可以用劉寵的性命為要挾,得到更多的好處。
雖然孫策知道劉寵也是有勇名傳世,但孫策不認為劉寵能比他強。
好歹孫策早就闖下了“小霸王”的名頭……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