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太湖大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嵩此來的真正目的,也不過是一來代表劉表向劉寵賠罪,二來是想讓兩家重修盟好,放下刀兵。還有就是讓豫州兵退出江夏,歸還於禁所佔的土地城池。但明顯這個任務已經很難完成了。
所以韓嵩只能寄希望把前兩個任務完成,韓嵩正要開口,卻見劉寵搶先一步說道:“足下回到荊州可以告知劉景升和荊州文武,不是本相懼怕他劉表和天下群雄,實則是本相念在與景升兄同宗一場,豫、荊兩家向來交好,且荊州前罪已懲,誤會已除,本相這才不忍刀兵加於荊襄萬民。若是景升兄還別有用心,那本相也不惜與荊州一戰。”
韓嵩聽到劉寵這番話,心中才鬆了一口氣,只要在江夏的于禁不繼續進兵就好。如此一來,荊州的危機也就解除了。
不過韓嵩還是多說了一句,“丞相高義,荊、豫兩家能重修舊好,全賴丞相之德。既如此,那還請丞相歸還鄂縣、下雉等城,讓豫州兵撤出荊州……”
韓嵩還沒說完,就被劉寵打斷了,劉寵大笑道:“哈哈哈……,足下是在說笑嗎?不知此話是足以之意還是劉景升之意,足下以為本相還會交還土地城池!?想足下也是荊州高明之士,豈不知兩家交戰,錢糧靡費萬千。此次蘄春、尋陽之戰,乃是荊州主動挑起,本相擊退黃祖不過是應有之義。至於再敗蔡瑁,不過是復仇罷了。如此大戰,荊州連敗,本相未曾找他劉表討要賠償就已是高抬貴手,還想讓本相歸還土地城池,這豈不是說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景升兄果真要鄂縣、下雉等地,就請景升兄提兵來取吧。若是景升兄深明大義,這些土地城池就當是給豫州的賠償,本相不再另找景升兄索取錢糧。”
呃……,劉寵都這麼說了,韓嵩還能說什麼呢。
除了唯唯諾諾表示接受劉寵這番苛刻的議和條件,他也翻不出什麼浪來。再說這些明面上的公事到這種地步也就夠了,畢竟他也盡力而為了。而且他暗地裡其實是劉寵在荊州的內應,所以哪裡有與劉寵一爭到底的道理。
只要盡力爭取,問心無愧,至於事成與否,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但好在劉寵承諾不繼續向荊州動兵,他此行的主要任務也算完成了。
然後韓嵩就答應了劉寵,接受劉寵所說的,再與豫州重修盟好。
剩下的就是韓嵩作為劉寵在荊州的內應,要與劉寵密談一番,將荊州的情況和劉表還有荊州世家在這次事件上的真實態度告知劉寵了。
……
吳郡太湖,又有震澤、具區澤之稱,在吳郡佔地面積甚廣,因而整個吳郡也就形成了一半湖水一半土地的地形地貌。
太湖之中山島眾多,其中最大的湖心山當屬大雷山,其次是小雷山,因太湖有震澤之名,所以這二山也就以雷名之。相傳青龍就是出自東方的太湖,因龍騰帶有閃電雷鳴之象,所以太湖才叫做震澤。
這日,太湖水面上船隻來往不絕,帆桅遮天蔽日,盡數往大雷山方向而去。
看那一條條大船上打出的旗幟,不是祖、焦、鄒、錢,就是王、嚴、江、沈,那一面面旗號所代表的,正是江東三山五巖、六島七洞的山賊土匪和水寇。其中祖焦鄒錢,就是盤踞在涇縣最大的賊寇勢力祖郎、焦己和烏程的鄒他、錢銅,至於王嚴江沈,就是嘉興的王晟,吳縣的嚴白虎、嚴興兄弟和外來在江東扯旗的江宮、沈成等人。
這些就是江東地面上最大的幾股賊寇勢力,至於其他大大小小的勢力更是不少。
不管這些三山五巖、六島七洞的朋友平日裡有什麼恩怨,這天江東地面上大大小小數百股賊寇勢力都捐棄前嫌,大會太湖。
這可以說是整個江東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綠林聚會”!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