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尋幽探秘(第1/2頁)
章節報錯
合肥。
文欽、劉馥帶著合肥官吏在城門口迎接劉寵,文欽、劉馥作為取合肥的別部,比劉寵的西路主力提前抵達合肥。然後合肥又是不戰而下,緊接著文欽、劉馥接管了合肥的城防以後就準備迎接劉寵的主力到來了。
劉寵立馬在合肥城門口,望著這座曹魏和東吳爭奪的要塞,這座讓張遼揚名江東,讓孫權三次折戟的要塞,此時只不過是一座小城。
劉寵翻身下馬,示意文欽、劉馥等人起身以後,就轉頭對劉馥說道:“元潁劉馥字)比仲若文欽)有見識,仲若比元潁勇武,合肥乃江淮要害之地,北靠芍陂,南控巢湖,有元潁、仲若鎮守此地,本相便可安心了,……不過元潁啊,本相素聞元潁在地理築城一道上頗有心得,元潁不妨再擇新址,造合肥新城,新城務必當中原於江淮之門戶,縱使有十萬精兵也休想攻取。”
雖然劉馥不知道丞相是從哪裡得知他在“地理築城一道上頗有心得”的,但這不妨礙他身受丞相重任。而且丞相不愧是丞相,剛到合肥就能看出合肥居江淮之要地,而且開口就要造一座能擋十萬精兵的新城。而且丞相還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劉馥想想就覺得激動。
劉馥可想而知,此城一旦建成,其功不在攻城略地之下。
不過劉馥卻想不清楚,丞相為何會下令在合肥建造如此一座雄城,“難道丞相以為此次難以平定江東?!這也不可能啊,看看大軍自南征以來,一路城池望風而降,也不像打不下江東的樣子啊……”
劉馥想想還是覺得算了,這種事情不是他可以妄自揣測的,還是好好照丞相吩咐辦事吧,看在哪裡選址造合肥新城合適。
……
劉寵將大軍安置在了城外,策馬隨文欽、劉馥入合肥城,不過身邊一路隨他南下的蔣幹依舊在他耳邊喋喋不休,為他介紹著合肥乃至江淮的風物。
要說蔣幹本是九江壽春人氏,劉寵大軍進入壽春以後,就有不少九江本地士人爭相投效,其中就有這麼一位蔣幹,劉寵也是好奇這位蔣幹是不是那位蔣幹,然後就親自召見了他。一見之下,果然是那位口若懸河、言辭滔滔不絕的蔣幹,要說這蔣幹確實有舌辨之才,更有幾分見識,要是他的言辭再犀利低俗幾分,怕是與那位“裸衣罵曹”的禰衡有的一拼。
當然,劉寵也不知道把這位能說會道的蔣幹帶在身邊有什麼用,至少現在不知道有什麼用,就權當帶在身邊聽他說話一解行軍途中的沉悶好了。不過這位子翼蔣幹字)先生論起江淮風物卻是頭頭是道,有些甚至能從上古三皇五帝講到鄉間俚語的傳說,倒是讓劉寵有幾分聽書的感覺。
劉寵在合肥多停留了兩日,畢竟從壽春南下到合肥,按照他這路人馬的攻略,出了合肥以後就要往西進兵廬江了。
所以劉寵一面在合肥點驗進兵廬江的各項籌備,一面等著袁胤出使廬江的訊息,也不知道袁胤自告奮勇去廬江說降劉勳的事能不能成?
當然,劉寵還是希望袁胤把這事辦成的。
不過沒等到袁胤的訊息,卻等來了劉曄的書信。
聽聞劉曄有書信到來,劉寵很是興奮。畢竟劉曄是誰他太清楚不過了,這又是一位曹魏陣營的頂尖謀士,智勇雙全不說,曹操在官渡之戰要不是劉曄賢投石車之計,曹軍說不定只能被袁軍打得抬不起頭來。
對於江淮乃至整個江東的局勢,劉寵和麾下的謀士大將已經是瞭如指掌了。而這位劉曄正是九江南部諸城公推的宗賊首領,既然劉曄前來下書,也不知道他會講些什麼。所以劉寵自然是十分好奇,迫不及待想一睹劉曄的書信。
只見劉寵展開了劉曄的書信,上面寫到:
“淮南微末之士劉曄百拜於丞相駕前:今有九江宗賊鄭寶、張多、許乾等人公推曄為首領,曄實不得已而為之。今曄聞丞相舉兵南下,曄恨不能隨侍丞相左右,為丞相效犬馬之勞。今曄說動鄭寶、張多、許乾等人,九江宗賊願舉眾歸降丞相。素聞丞相有囊括宇內之志,又如何不納宗民之降。曄已明告於鄭寶、張多、許乾等人,言眾人必能為丞相所用,若隨丞相平定江南,便是封侯拜將亦可指日而待……,若丞相能納宗民之降,曄擇日便率眾人北上……”
劉寵閱完了劉曄的書信,再暗自合上,他的心情更加激動,沒想到劉曄寫來的竟然是一封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