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這是哪裡話,玄德久在徐州,素有仁義之名,至於戰場死傷是在所難免,徐州父老又如何會容不下玄德……,不如這樣,玄德暫去小沛駐守,你我聯手共保徐州,以拒兗、豫二州之賊。”

“……,如此劉備便恭敬不如從命。”

“好,哈哈,來人,將玄德家眷送出來!”

……

彭城,州牧府。

呂布暴跳如雷,“劉備,你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讓你駐守小沛,你信誓旦旦答應下來,可結果你竟敢揹我呂布而去……,來人,來人,傳張遼、高順提兵追殺,將劉備的人頭給我拿回來。”

陳宮擺擺手示意左右退了下去,才對呂布說道:“奉先奪了徐州,劉備嘴上不說,但心裡已與奉先生了仇恨。奉先便是把他留了下來,劉備也難與奉先同心戮力,共拒來犯之敵。相反,若劉備在小沛與曹操或是劉寵內外勾結,則徐州危矣。既然劉備棄小沛而去,此亦不失為美事,奉先何必發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

“公佑,此去許都,劉寵莫非真不會加害於我?”

劉備隊伍迤邐出了徐州往許都而去的路上,劉備還是忍不住又問了孫乾一句。

“主公失了徐州,若只守區區小沛,早晚必為人所圖。便是呂布也容不下主公,早晚會向主公動手。再者曹操、劉寵早有謀取徐州之志,主公在小沛也不過是為呂布把守門戶,主公乃英雄也,豈能為人做守門之犬。再者兗、豫之兵一旦進入徐州,主公必不為曹操、劉寵所容。”

“相反,若主公臨難去許都投丞相,丞相反不敢加害主公。主公去許都,看似置身於危亡之地,實則是安如泰山。主公若不去許都,才是置身於危難之中。”

“丞相有吞吐天下之志,主公此去許都早晚必有用武之地。只要主公能隱忍以待良機,便有東山再起之日。”

劉備聽完點了點頭,其實他心裡又何嘗不知,若不早謀出路,只困守區區小沛,早晚都會是死路一條。

本來他是想去兗州,他知道曹操對徐州垂涎已久,自己可以和曹操聯手,借兗州之力殺回徐州,到時再不濟也可以曹操平分徐州之地。但是孫乾、糜竺、簡雍都表示反對,說此舉不下於與虎謀皮。

然後劉備也想去河北投奔袁紹,但不說他那可憐的幾位謀士,就是張飛聽了也暴跳如雷,關羽也撐著病體表示反對,說:“大哥莫非忘了當年虎牢關之事。”

所以劉備最終還是採納了孫乾的建議。雖然劉寵是虎狼,還狠狠地坑過他,但好歹這頭猛虎還有底線,還能容人。

劉備也暗自慶幸自己這些年積累名望的選擇是對的,要不然還真保不住自己這條寶貴的性命。

孫乾又說道:“主公但請寬心,主公前往許都,在下定可保主公無事。”

雖然劉備不知道孫乾說這話是哪裡來的底氣,但他還是選擇相信孫乾。

劉備又點了點頭,再望了望身後的關羽、張飛、簡雍、糜竺、糜芳等人,見關羽、張飛、簡雍意興闌珊,糜竺、糜芳兄弟卻不斷回望來路,似乎對徐州無比眷戀。

糜竺、糜芳何止是眷戀,就拿糜竺來說,他都恨不得扇死自己,他覺得自己是糜家有史以來最大的敗家子,把東海糜家的億萬身家都敗光了。要不是他把身家都投到了劉備的身上,又何至於落到一個喪家之犬的下場。

明明人人都說劉備英雄仁義,自己也是經過多方觀察才斷定的,然後才在劉備身上下了重注,投下了半個身家。但這就是仁義英雄給自己帶來的回報!?別說半個身家打了水漂,就連整個身家都賠了進去!

糜竺覺得這是他這輩子做的最失敗的一次投資。他想等到了許都,要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找丞相好好請教下投資經商之道。要說如今的天下誰最會做生意,那肯定是當今丞相。

不過經此一事,也讓糜竺看清了糜家和那些真正有百年傳承大族的區別,要換做是那些世家大族,是絕不會把家族的未來都壓在一個人身上的。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