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1/2頁)
章節報錯
包括劉備、曹操在內,誰也不相信劉寵“死而復生”,可眼前的景象又不像是在做夢。難道是喝醉了酒?不過劉備、曹操等人自認為即便是醉了,可任誰看到一個死掉的人站在自己面前,也會被嚇到清醒吧。
劉協哆哆嗦嗦,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但還是盡力擼著嘴,說:“任……任,任憑……皇叔處置。”
包括劉協在內,此時看到劉寵,他首先想到的是劉寵不惜以自己的死來做局,而且還布了這麼大一個居,如今劉寵翻雲覆雨,把他們所有的謀劃都顛覆了。
劉協心裡很痛,也很悔,只要等到天明,就到天明,他就將勝券在握。所以哪怕是這場大宴到了午夜,他都久久不願散去,他想與他的大臣們一起迎來清晨的第一縷曙光,與他們一起見證漢室興復的黎明的到來。
可惜,劉寵的出現,這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
“多謝陛下,來人啊,將董承、伏完等人下獄,家眷老小收押,一併聽候發落。”
“得令。”
劉寵的話一說完,自然有兵卒領命把人拖了下去。
“陛下,董貴妃、伏皇后與外戚內外勾結,要謀害陛下,也請陛下下旨削去後妃之位,一併發落。”
本來董承、伏完如一灘爛泥一般被拖了下去,可聽到劉寵還要禍及二人宮中的女兒,這讓兩人如死灰一般的心又燃起了火星。如此大事,一旦失敗,不要說禍及妻兒,就是葬送整個家族都有可能的。可董承與伏完實在沒想到會連累宮中的女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是陛下的家人,劉寵這奸賊怎敢對貴妃和皇后下手。
所以在被拖出去的路上,董承、伏完都朝劉寵大聲喊道:“成王敗寇,太尉要誅連也不可禍及貴妃和皇后!太尉……”
“戕害貴妃、皇后乃逆賊之舉,太尉……”
不管董承、伏完怎麼叫喊,劉寵都沒回頭看二人一眼,直到兩人的聲音徹底在大殿消失。
其實這場“奪權宮變”,要說是由董承一手主導的也不為過。雖然外戚伏完和司徒韓融等人都有參與,但二人一直都在幕後。
要說作為外戚,在這種事情上,伏完怎麼可能不支援呢。畢竟他還是當朝國丈,替天子奪回大權,讓自己的女兒不要像天子一樣做傀儡皇后,這也是伏完的希望。再說伏氏世受國恩,報效漢室也是理所應當。畢竟東漢數朝都有天子借外戚奪權的先例,此番大事若成,那伏氏也有望成為當今的“竇氏”。
至於董承,其女不說只是貴妃,即便是董承又如何能與“琅琊伏氏”相比。琅琊伏氏可是響噹噹的世族,先祖伏湛就做過西漢的大司徒,伏完本人也是當世大儒,而且伏完幾個兒子也各個出色。
所以此番大事若成,那伏氏所獲將遠超董承。所以伏完也樂得把董承推到前臺,他在背後替董承出謀劃策,甚至是奔走聯絡。正好與曹操、劉備聯絡的使者就是他的兒子伏德與伏均,可以說伏完在這場“奪權宮變”中也是出力不少。
至於韓融等朝廷大臣,那都是劉協的死忠,說這些人是亂世當中真正的忠義之士也不為過,所以替天子奪回皇權那也是為臣者當為之事。不過奈何他們都生在了亂世,而且手中無兵無權,憑一腔熱血又如何能成事。好在有董承、伏完拿出了這條控制皇城和借外兵勤王的可行之策,所以韓融等人自然要與外戚聯手奪權。
所以聽到劉寵要對貴妃和皇后下手,韓融雙眼目眥欲裂,朝劉寵咆哮道:“劉寵你這亂臣賊子,貴妃、皇后並無失德之處,虧你還是宗親……”
劉寵很粗暴地打斷了他的話,只說了句“統統下獄”,然後就有兵卒把韓融拖走了,接著馮碩、種輯等大臣都被帶了下去,之後大殿上的朝臣已經所剩無幾了。
此時,劉協的眼角已經淌出了兩行濁淚。對劉協來說,皇后與貴妃與他患難與共,此間深情絕非是一般的皇帝與后妃的感情能比的。所以劉寵要向皇后和貴妃動手,劉協怎能不痛哭流涕。他扶著御案轉身移步到劉寵的面前,一把就要朝劉寵跪下去。
劉寵伸手托住了膝蓋即將著地的劉協,然後稍稍用力就強行把劉協拽了起來,說道:“陛下何至於此,陛下是君,哪有君拜臣的道理,陛下此舉是想讓天下人都來聲討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