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兵勤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劉協只好點點頭答應了,“那便依眾卿之言,詔河東白波軍前來勤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董承等人之所以會在大晚上打擾天子和皇后休息,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眼下被李傕、郭汜追殺,在弘農經歷這一場大敗,確實是實力大損,所以董承、楊奉等人才商議就近詔河東的白波軍和南匈奴領兵前來勤王。對於少年天子來說,眼下這種局面他是想不答應也不行,畢竟有兵總比沒兵好,不過還是要看白波軍能不能靠得住?!
次日天色微明。
天子車駕就將殘破而又沒有雞鳴的曹陽城扔在了身後,天子帶著所剩不多的朝臣再次啟程向東,而此時東歸的隊伍看上去也早不如出長安時的樣子了。
……
陳縣,州牧府。
豫州各級文武齊聚一堂,包括各曹官吏,各郡太守、都尉等要員,從長安而來的荀棐將一道黃絹詔書當堂宣讀完畢,就朝劉寵拜道:“議郎荀棐求劉豫州早日揮師西向誅滅亂賊,上救天子,下為家父報仇。”
對於荀棐抵達陳縣搬請豫州勤王之師的事,豫州多數文武一早就得到了訊息,但對於是否出兵勤王,豫州文武卻是想法不一。
荀棐說完,兵曹從事荀諶就站出來說道:“主公,眼下我豫州正是反攻南陽掃滅袁術之時,若是舉兵勤王,豈不是錯失良機。”
正當荀棐要指責他這個堂侄的時候,計曹從事呂範也站出來說道:“主公,荀兵曹所言極是。目下我豫州十萬大軍集結在邊境,一應錢糧物資皆是為收取南陽在籌備,若是主公此時改弦更張,揮師向西所需錢糧暫可不計,可勤王需多少時日亦不可知。再說主公早在關中佈下了妙計,如今天子在忠臣義士護送下,想來定能安然回到洛陽,主公大可不必在此時興兵向西。”
“是啊,主公,收取南陽已是萬事俱備,主公不必猶豫。”
“對對,南陽乃是大郡,若能併入我豫州治下,定可使我豫州實力大增。”
“……”
呂範說完,堂上立時就有文武附和。
劉寵禁不住在案几上“啪”地一聲拍了一巴掌,眾人也就立時住口了,“諸位這是何言,本將乃是先帝欽封州牧,不說先帝待本將恩厚,本將也是漢室宗親,豈可因一時得失而置忠義於不顧,再說本將與李傕、郭汜尚有家門之仇,又豈能不報!南陽始終在那裡,又不會跑了,今日出兵勤王只不過是暫時饒了袁術一命,本將早晚必取其首級。”
“……”
劉寵說完在場眾人一時都沉默下來。其實大多數人都料到劉寵會說出這番話,只不過卻仍然沒有人站出來表態支援。一來眼下確實是攻取南陽的最佳時機,二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讓大多數人都疑惑。
這個問題最後還是臧霸忍不住說了出來,“主公,非是末將等人不贊同主公奉詔勤王迎接天子,而是末將等人心有疑惑。敢問主公,若是主公將天子迎回舊都,天子要將主公留在洛陽,這豫州可如何是好?豫州乃是主公基業,眼下朝廷衰微,若是主公留在洛陽,只怕豫州早晚必失,那時憑朝廷的力量,主公只怕自保尚顯不足!”
“對啊,主公要是奉迎天子,以後末將等人該如何遵行天子號令?”
“對對,主公,要是到時天子今日一詔明日一詔,我等究竟該不該聽?”
“……”
在以武將居多的反對聲中,荀彧笑道:“諸位所言差矣,豈不知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播越,主公倡義兵,討董卓功蓋諸侯,雖未能遠赴關右,然心無不在王室,今主公又設計佐天子西歸,主公興復漢室之志可立見也。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天子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若不早定,待四方生心,後雖慮之,必不可及!”
“正是,諸位不必多慮,主公一旦奉迎天子,將來必定執天下牛耳!至於諸位所憂之處,到時不妨請主公上表天子遷都於豫州,如此諸位之憂可立解。”董昭也接著荀彧的話說道。
“不錯,主公,臣贊同長史、主簿之言,主公不僅要出兵奉迎天子,還要搶在別人的前面。”程昱也建議道。
“對,臣附議。”接著又是荀衍表態。
“臣附議。”荀衍之後又是崔琰,接著袁渙、國淵、黃忠等人一個個都表示贊同,然後先前或是出言反對的荀諶、呂範,亦或是心有疑惑的臧霸等人也全部表示贊同。
對於荀彧、董昭和程昱的話,眾人並不是不能明白,而且荀彧的話將大義擺在面前,董昭的話更是解決掉了眾人心中對於劉寵奉迎天子之後的憂慮,至於程昱的話就更加直白了。既然迎接天子以後的憂慮沒有了,那迎接天子以後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別的不說,跟著自家主公升官加爵甚至是封妻廕子都有可能,畢竟那可是勤王救駕。
所以,眼下堂上的豫州各級文武都表示支援劉寵出兵勤王,就看劉寵怎麼決斷了?
而眾人的支援顯然是符合劉寵心意的,對於將天子掌控在手上的好處,劉寵不可能不知道,即便荀彧說的那麼含蓄,那麼大義凜然,最後不還有句“若不早定,待四方生心,後雖慮之,必不可及”的話嗎?而董昭和程昱的話就更明顯了。
所以劉寵決定出兵勤王,將天子搶過來掌握在自己手上!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