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新陳留郡(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過了一個月。
潁川和汝南前線的戰事差不多分出勝負了,此時袁軍已大規模出現了逃兵,畢竟連續兩個多月的大戰打下來,南陽那些新兵能堅持這麼久已經很不容易了。而此時袁術卻沒有絲毫退兵的跡象,所以袁術三路大軍各營都出現了更為明顯的逃兵。即便是紀靈、橋蕤、張勳大肆斬殺逃兵以震懾全軍,也嚇不住南陽兵逃歸鄉里。
的確,戰事到了這種情況,袁術還在死撐著,沒有要退兵的跡象。
雖說袁術的十五萬大軍不論是戰死還是逃跑,如今已是折損過半,但袁術就是不退。即便是諂媚之臣楊弘也心中動搖,隱隱勸了幾次讓袁術退兵,可袁術就是不退。
所以,如今潁川、汝南的戰事也就成了對峙的狀態。
袁軍不再像前一個月那般瘋狂地攻城,這一個月即便是各路大將提著環首刀親自督戰,南陽兵也是有氣無力地跑上去晃一圈,然後再跑回來,這種現象越是到後面越為明顯。
所以紀靈、橋蕤、張勳也是很有默契地停止了攻城,也對袁術每日不斷前來催促破城的將令置若罔聞,轉而紛紛圍起城來。
要說這一個月袁軍圍城,不論是紀靈還是橋蕤、張勳都使盡了渾身解數,想把城中的守軍誘出來野戰。畢竟豫州兵依託堅城,他們久攻不下而且還損失慘重,所以只好改變策略了。可是無論他們怎麼罵城誘敵,豫州兵就是謹守城池,要說這一回守城的可沒有傅幹、馬超、典滿那種愣頭青,想想臧洪、崔琰、程昱、駱俊都是些什麼人,怎麼可能中了紀靈、橋蕤、張勳這等拙劣的誘敵之計。
至於像其他挖掘地道、趁夜偷城、斷絕水源、劫奪糧草這些招數,紀靈、橋蕤、張勳也是使盡了,可無一不奏效,反而每次都沒討到好。
所以越是到後來,各路袁軍都絕了破城之心,轉而只圍城不攻,與豫州兵隔城對峙起來。
……
再說劉寵在陳縣也乾坐了兩個多月。
雖然這兩個多月邊界與袁術的戰事按照既定策略展開,豫州的各項內政也並未受到多大的影響。而且後勤也好,兵馬排程也好,都有州牧府的荀諶、呂範等人主持,所以他除了戰事起初那段時間以外,這之後的日子就似一個甩手掌櫃。他除了批閱文書,就是巡視屯田、商道和作坊,然後就在作坊與黃月英、韓暨一同討論新式軍械的研發。
但是悠悠兩月過去,劉寵覺得也該收取曹操以魯國交換的陳留七縣了。
所以,劉寵決定提兵進入陳留,收取汴水以西的土地城池。
劉寵這個決定並未受到州牧府文武的阻止。畢竟與袁術的戰事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只要能把袁術拖垮,豫州大軍就可以趁勢殺入南陽,掃滅袁術,解救南陽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不過這個階段也是最耗時的。要說第一個階段的浴血拼殺是最耗力的,那麼第二個階段就是最時的。畢竟要拖垮袁術不容易,袁術雖然有些二,但也正是因為他二,所以有時候二起來那個執拗勁還真叫人害怕。所以劉寵與眾謀士都覺得以目前袁術的狀態來看,袁術短期內撤兵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只要袁胤、閻象不斷袁術的糧草,袁術就極有可能在邊界長期相持下去。
所以,劉寵提出來趁這空檔收取陳留七縣,州牧府的文武這才沒反對。畢竟此時的豫州失了魯國,雖然對魯國的掌控力不足,但這並不妨礙豫州從魯國徵糧、徵兵和經商賺錢。如今失了魯國六縣,州牧府自然少了一大筆進項,所以州牧府上下都支援劉寵儘快收取陳留七縣,以彌補豫州的損失。
再說陳留汴水以西的土地城池也叫人眼饞啊,畢竟都是些膏腴之地。
所以,劉寵出征陳留的事情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
此次出征,劉寵帶了許褚、典韋,同時以趙雲為先鋒,呂範為參軍,徐榮、李蒙、楊定等人為大將,發兵一萬殺奔陳留。
先鋒趙雲和參軍呂範統領前軍殺入陳留之後,就先取了扶溝。然後劉寵大軍進入陳留就以扶溝為據點,展開了陳留攻勢。
在扶溝休整之後,劉寵再次與趙雲分兵,讓趙雲、呂範領兵攻取尉氏、陳留二縣,劉寵則親提大軍攻取圉縣、己吾、襄邑,然後兩軍在雍丘城下會師。
此時曹操與呂布在兗州大戰,也打了兩個多月了,雙方是各有勝負。
而陳留太守張邈也早就與陳宮一同隨呂布去打曹操了,所以此時的陳留格外空虛。各縣的兵力幾乎被全部抽走不說,此時的陳留只有張邈之弟張超帶著家眷坐鎮雍丘。所以不出意外,劉寵此次的陳留攻掠會格外順利。
雖然劉寵此次只帶了一萬大軍,但這一萬人馬大部分都是豫州老營的精銳,其餘的比如許褚、典韋的虎士營和武卒營,那更是精銳中的精銳,至於趙雲帶的重騎兵和呂範統領的重步兵那更不在話下,甚至此次出征劉寵還帶了二十輛新式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