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字叫子龍,想必是制槍之人是特意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龍膽、龍膽”,趙雲每每念著這兩個字就覺得渾身是膽,而且全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勁。

當然,趙雲也對這背後之人更加感激,他覺得若問天下誰最懂他趙雲,那他肯定會回答除了他師父“槍神”童淵之外,那就是這位年輕的州牧大人了。

……

在公孫續與關靖等到急不可耐的時候,州牧府總算來人告訴他二人,說是州牧大人從外郡巡視回來要召見他們了。

這讓公孫續、關靖喜出望外,當即收拾一下就帶著護衛將趙雲前往州牧府了。

到了州牧府之後,趙雲在門外等候,公孫續與關靖作為正副使進入了州牧府。

“讓賢侄與士起先生候了這些日子,實在是本將的不是。奈何豫州事務繁雜,許多事情本將也不得不親力親為。”

見面之後,公孫續與關靖還是看到劉寵那一副如沐春風的樣子,而且沒想到劉寵會主動向二人說一句不是。不管劉寵這話是不是客套,都讓二人心裡感到意外。

公孫續與關靖趕忙客套一番之後,劉寵接著說道:“這幾日州牧府與賢侄、士起先生已將結盟之事議得差不多了吧。”

公孫續很想說一句才怪,但明顯這話是不能說的,只好拱手說道:“此事還需叔父定奪!”

“也好,那本將就在此言明,與伯圭兄結盟也是本將所願。”

“不過豫州與伯圭兄之盟,不結攻守同盟,只結守望相助之盟,不知賢侄、士起先生意下如何?”

“這……”,公孫續與關靖聽了不禁心中一愣,要說不結攻守同盟,那又如何好在自家對戰劉虞、袁紹的時候請豫州發兵相助啊。

所以不論是公孫續還是關靖,一時間都無法答應這種盟約,不論他們是公孫瓚的兒子還是長史,這等盟約不用說也不是公孫瓚所想要的。

“那日在校場,賢侄與士起先生曾有一事相問,言道當日所見那種環首刀能否賣一些給伯圭兄軍中使用。今日本將就可告知賢侄與士起先生,若是你我兩家結成同盟,那賣一些給伯圭兄也無妨。”

劉寵這話,倒是在公孫續與關靖的預料之中,本來他二人就曾商議覺得若是兩家結盟,想來劉寵不好拒絕。

眼下雖說劉寵已經答應結盟了,但畢竟是守望相助之盟,這與他們的本意相去甚遠啊。所以此時得知這個答覆,他二人心裡也高興不起來。

“使君,袁紹與豫州有隙,使君何不與我主結成攻守同盟!到時我主在北出兵討伐袁紹,使君在南舉兵北上,以你我兩家之力,袁紹又如何能抵擋。到時打敗袁紹,你我兩家便能平分冀州。”

劉寵擺擺手說道:“豫州之地我還尚未治理過來,又如何能貪圖其他土地。”

“叔父過謙了,以小侄之見,這天下只怕再無如豫州這般善地。豫州能在叔父治下政通人和,民豐物阜,可見叔父政才卓絕,若是天下都能得到叔父的治理,那豈非我大漢十三州百姓之福。”

“正是,使君乃帝室之胄,如今海內撥亂,天子蒙塵,若使君能舉大事以掃不臣,奉天子而立宗廟,使君必是中興的股肱之臣。”

“叔父,士起先生所言極是。那袁紹有擅行廢立之舉,劉虞亦有稱帝之心,此二賊皆是不臣。叔父若能倡大義,家父定當助叔父平定河北,中興大漢。”

公孫續說完,劉寵連連擺手示意,若再不制止,那劉寵真要聽不下去。

眼前這二人一唱一和,是越說越好聽,要換做其他“帝室之胄”肯定會被公孫續與關靖說動的,可他劉寵不是別人。

不說豫州目前的局勢,就是從公孫瓚的結局來看,公孫瓚也不是一個最佳盟友。

再說劉寵如今的大敵是袁術,地盤是在中原。袁術舉二十萬大軍在一旁磨刀霍霍,他劉寵又何必再去多招惹一個強敵,而且目前豫州又沒與河北接壤。

所以,劉寵真犯不著與公孫瓚一同去打袁紹。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