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更愛書院(第1/2頁)
章節報錯
豫州書院建在潁川、汝南和陳郡的交界處,也就是靠近陳郡的辰亭一帶,畢竟不說陳縣就是陳郡也找不到這麼大的地皮來興建一座規模這麼大的書院了。
所以劉寵只好把書院建在了陳郡外面,可是書院又不可能離陳郡太遠,所以這才選了建在三郡交界地帶。
韓嵩迷上書院起初是因為書院的藏書樓。
當韓嵩看到書院的藏書樓的時候,才知道那日劉寵在郡學說的話不是虛言,確實如劉寵當時所說,郡學的藏書樓又如何能與書院相比。
書院的藏書樓有三座,而且書院的藏書樓所在叫做藏書院。藏書院平日裡還有書院弟子巡邏護衛,進出藏書院都要查檢身份,這些事情都是由書院弟子操辦,平素經過挑選的書院弟子在藏書院這些地方值守可以換取銀錢或是積分的。銀錢可以直接使用,而積分可以在書院結業考教時給自己加分。
書院弟子都知道,結業考核成績越高的,將來的前途就越會好。比如同樣是從書院結業的弟子,可成績越高的要是出仕的話,說不定可以直接進入州牧府或各郡太守府為官。而成績低一些的或許會封一個縣官,要是再低一些的能有個縣吏就不錯了。要是不出仕,選擇其他行當,那成績越高的可供選擇的餘地也越多,而且待遇也更好。
所以書院弟子平時除了按照要求完成規定的學業之外,大多數時間都用作賺取積分。書院有不少如藏書樓值守或是抄寫經典這樣的任務,書院弟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優勢接取不同的任務。比如藏書樓一般就是儒學院和武學院的弟子比較多,而武學院的弟子除了接取在藏書樓和書院巡邏護衛的任務以外,還可以接取一些民間和官府的任務,這些任務都由書院不定時釋出。
像醫學院的弟子平時可以從書院接取出去治病救人或是採藥、製藥的任務,還有工學院、商學院、術學院的弟子在書院和民間、官府也有不少任務。
所以只要書院弟子想賺積分,就有賺不完的積分。
劉寵當初在書院推出這個制度,也是考慮到不希望到時候書院培養一些以為進入書院就可以高枕無憂的懶人。更是希望書院弟子除了完成規定的學業以外能夠更多的參與實踐活動,不想到時候培養出來的盡是些理想巨人和行動矮子。
雖然只是嘗試,但這個制度在書院推出來之後確實效果顯著。
雖說書院不愁出路的世家子弟不少,可當他們融入這種環境,而且書院對弟子的積分還有要求,所以這些世家子弟也不得不行動起來去賺取積分,以致劉寵所擔憂的豫州的年輕才俊進入書院後耽於玩樂和頹喪的現象並沒出現。
……
再說韓嵩對書院的著迷。
當時韓嵩經過書院弟子的查檢進入藏書院,看到那三座三層高的藏書樓之後,韓嵩就信了劉寵那日在郡學說過的話。
本來韓嵩拔腿就想去往對面那座藏書樓,也就是三座藏書樓中間的那座,可因他初次來到藏書院而為他作引導服務的書院弟子告訴他中間這座藏書樓除了書院五老之外,就是書院的博士都進不得。即便他韓嵩有州牧府開具的書院出入許可,也無法進入中間這座藏書樓。
韓嵩問是為何,這位書院弟子告訴他據說這座藏書樓收藏的是他們州牧大人在討董一戰中得到的皇室秘檔。
有了這個答案,韓嵩也不再覬覦這座藏書樓了,畢竟皇室秘檔確實不是他們這些人能碰的。
然後韓嵩只能去左右兩廂的那兩座藏書樓。
不過這兩座藏書樓也沒讓韓嵩失望,韓嵩一連幾日都在這兩座藏書樓。這兩座藏書樓不止是藏書比陳郡的郡學要多,就是品類也比陳郡郡學的要豐富。而且韓嵩還在翻閱的時候發現有些書籍上竟有皇室藏書的標記字樣,這讓韓嵩更加確信了中間那座藏書樓收藏了皇室秘檔。
……
這日,韓嵩又要去書院。
雖然從陳縣到辰亭也不算遠,但最近這些日子韓嵩在陳縣住的少,反而是在辰亭住的多。所以從辰亭到書院就更近了,本來韓嵩想住到書院去的,可由於他還有許多事務要處理,而他的隨從不說沒有書院的出入許可,就是有的話總是在書院進進出出對他韓嵩來說也是一件煞風景的事。
所以韓嵩最後還是選擇就近住在了辰亭。
此時的辰亭別說是一個亭了,若論人口多寡和城郭大小、繁華,就是荊州的一些縣也趕不上。所以韓嵩一大早就要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城外趕,不過韓嵩趕得也不急,畢竟這份寧靜而又繁華的人間煙火讓他著實喜愛。
所以韓嵩緩轡走馬,看著沿街開門的商鋪和各種販賣,還有來往或急或緩的行人,耳畔再聽著形形色色的叫賣,這讓他覺得盛世應該就是如此吧。畢竟他也是在盛世長大的,雖然那個盛世與這個盛世相比好像有些差距,但好歹那個時候的世道與現在的烽火連天相比就應該算是盛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眼前的這個盛世不止是盛世,說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畢竟如今的大漢可以說到處都是烽火連天,即便是安穩的荊州也少見這種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