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曹操猶豫是否引兵回救東武陽的時候,軍師戲志才勸說曹操反過頭去攻取於毒的本屯,也就是於毒的營寨糧囤之根本。

曹操也覺得這是一條妙計。畢竟這計策不下於圍魏救趙,若是實行得當,到時“賊聞我西而還,武陽自解也;不還,我能敗其本屯,虜不能拔武陽必矣。”

果不其然,正如戲志才和曹操所言,於毒聞知曹操領兵襲取他的營寨糧囤,他哪裡還顧得上去打武陽,只好趕緊率兵回救。

結果還沒等他趕到,曹操就取了他的本屯。

曹軍士氣大振之下,曹操再揮兵迎戰於毒。

此戰,曹操再依軍師戲志才之言,在於毒回軍的必經之路擺下了魚鱗陣與之決一死戰。所以,待於毒趕到曹操的預定戰場的時候,曹操早就擺好大陣等著他了。

這魚鱗陣屬於進攻陣形,依軍師戲志才之言,前陣曹操以逢戰必先的大將樂進為先鋒、李典副之,依次以猛將夏侯淵、夏侯惇兄弟壓陣,韓浩、史渙副之,左右再以曹仁、曹洪為兩翼。可以說曹操把精兵勇將都放在了前陣,看樣子是要一鼓作氣在首戰中戰勝於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親自居中後,就連其子曹昂和其侄曹安民都出陣了,而且曹純、曹真、夏侯恩這些將領也在陣中待機而動。

可以說此戰曹操壓上了所有的本錢。

好在於毒軍中沒有能人,於毒本人也不識陣法,所以兩軍相遇,雖然於毒覺得眼前的陣勢有些怪異,但畢竟曹操兵少,他於毒又有何懼。所以於毒並未多想,便令三軍整兵衝陣。

一場大戰下來,曹操軍中的猛將勇不可當,雖然於毒兵多,但奈何曹操的魚鱗陣不留後手,全軍梯次衝殺,戰力配置得當,所以於毒的中軍就當先被曹軍衝破了。

眼見中軍在曹軍猛攻之下攻勢大亂,反而回過頭來被曹軍打得節節敗退,其餘各部見勢以後,也就爭先恐後逃命去了。

所以這場艱苦大戰,又以曹操的大捷告終。

不久之後,曹操又連敗眭固、於扶羅,由此東郡境內的黑山軍宣告覆滅,曹操自此正式入主東郡。

……

而在冀州戰場上,袁紹與公孫瓚也終於爆發了決定河北歸屬的首次大戰,這場大戰就發生在界橋。

界橋之戰,公孫瓚擁兵五萬,公孫瓚先是以步卒三萬排成方陣,兩翼再各布“白馬義從”五千餘騎。而袁紹這邊卻是讓曲義率“先登營”迎戰,曲義先是率八百精兵為先鋒,以強弩千張為掩護。

公孫瓚見曲義兵少,下令兩翼的“白馬義從”當先衝鋒,以踏破敵陣。

怎奈曲義之兵先是伏在盾牌之下,待公孫瓚騎兵衝到只距離數十步之時,再一齊殺出。與此同時,“先登營”千張強弩齊發,射殺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上萬騎兵在突如其來的漫天箭雨打擊下,轉眼就陷入了一片混亂,而曲義的“先登營”卻是越戰越勇。形勢突變之下,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大敗,混亂的騎兵擅自退下來又打亂了步卒的陣勢,所以此戰公孫瓚空有數萬大軍也無能為力了。

威震天下的公孫瓚做夢也沒想到,他會敗在區區一個“先登營”的手上。所以眼見兵敗,但公孫瓚又如何甘心。他想止住敗兵守住界橋,可這時候曲義已經乘勝追來了。眼看麾下的將領一個個被勇不可當的曲義斬殺,即便是公孫瓚也心生怯意了。

可此時的公孫瓚要逃又談何容易,前有潰兵擋道,戰馬又如何跑得起來。即便能狠心斬殺己方士卒開啟一條通道,可速度也快不起來。以曲義的勇猛,想必要不了多久就會被追上,只怕到時候不是成為曲義的俘虜,就是被曲義斬殺。

正當公孫瓚感到絕望的時候,斜刺裡一騎白馬衝來,只聽馬上那人大聲喊道:“公孫將軍莫慌,趙雲來也!”

公孫瓚打眼一看,只見白馬上是一員白袍小將。

看到這員白袍小將,公孫瓚差點誤以為是當年的劉寵騎著白馬衝來了。

公孫瓚只見這位叫趙雲的白袍小將單人獨騎向曲義衝了過去,公孫瓚心說:“我大軍都敗了,就憑你一人又有何用!?”

卻見趙雲殺入曲義陣中以後,先是一杆銀槍看似亂舞,實則是打得曲義毫無招架之力,然後曲義左右兵卒也無人是趙雲一合之敵。

如此一來,曲義攻勢被這位趙雲一人所阻,然後公孫瓚急忙驅兵回營堅守。

至於那位救了他性命和三軍將士的趙雲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公孫瓚有沒有放在心上?!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