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偷得良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紹相約與公孫瓚共取冀州,可是最終冀州是落入了袁紹手上,可他公孫瓚連毛都沒得到一根,這不惹怒公孫瓚才怪。所以公孫瓚決定給袁紹點顏色看看,同時把冀州奪過來。
得知公孫瓚與袁紹交惡,這時候袁術也跑出來湊熱鬧了。
本來袁紹不招惹他還好,袁紹一封聯合袁術擁立劉虞為帝的書信,就徹底把他擺在了袁術的面前。
袁術心說:“天下說什麼也該輪到我袁家坐江山了,可你個妾身子竟反要擁立他人為帝!再說就算要立新君,那也該是我袁術說立誰就立誰啊,哪輪得到你袁紹說三道四!”
所以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理念,袁術派出了使者與公孫瓚結盟。
袁術的使者奉命在公孫瓚面前義憤填膺地細數袁紹如何不義,公孫瓚看到袁術使者這態度好像被袁紹耍了的是他們家主公袁術一樣,一時也深受感動,便答應了與袁術結盟。
雖然袁術與袁紹中間還隔著一個豫州,但這並不妨礙公孫瓚與袁術結盟。至於袁術與劉寵交惡,會不會因此而得罪豫州那個好友,這公孫瓚還是很有分寸的。在他心裡只是藉助袁術這個袁氏嫡子的名頭出兵討伐袁紹,讓天下人知道袁氏門內兄弟相鬥,好趁著袁家的門生故吏在選擇站隊而不能集合力量對付自己的時候,一舉把冀州拿下。
當然,要是袁術能出一支兵馬攻打袁紹就更好了。
所以,公孫瓚答應與袁術結盟之後,就派了他另一個堂弟公孫越為使,南下與袁術簽訂盟約。
……
要說袁紹佔據冀州以後,躊躇滿志是有些過了頭。
不僅採納了座下謀士的建議制定了一統河北的霸圖,還生出了廢立天子的權臣之心。別看他袁術的官職比不上三公和實力並非獨霸天下,但這口氣和野心卻是不小。
因為,袁紹同時還表奏了部將會稽世族周氏出身的周昂出任豫州刺史。
要說劉寵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同時得罪了名動天下的袁氏兄弟。這不,前面和袁術的兵戈方歇,後面袁紹的爪子又伸過來了。
其實這也是二袁相爭的相續。
本來袁紹就與劉寵有嫌隙,尤其是討董一戰先後讓袁紹更加不爽。不論劉寵虎牢關大出風頭還是把董卓追到了函谷關,這些都不是他袁紹辦到的,所以在袁紹心裡也就把他劉寵給記恨上了。
而且二袁相爭在天下人面前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在袁紹心裡也隱隱有一番與袁術在豫州再爭個高低的意思。
“不是他袁術才是袁家嫡子嗎?那我袁紹就讓天下人看看,他這個嫡子拿不下的豫州,最終會由我這個妾身子拿下來,到時候天下人就知道那個嫡子是如何無能了!到時候看你們這些袁家的門生故吏是跟著那個無能的嫡子,還是追隨我這個袁家最有前途的繼承人!”
所以在各種心思交織下,袁紹派出了部下名望和才幹不弱的周昂出任豫州刺史。周昂奉命先是領兵在陳留駐紮,然後一面派遣間諜和說客進入豫州,去遊說豫州各大世家響應袁紹和自己這位新任刺史,以倒戈驅逐劉寵。
……
要說袁紹今年的野心確實很大,這膨脹的野心還與現行的年號“初平”有關。本來他袁紹的字就是本初,所以他覺得平定天下會應在他袁紹身上。所以他覺得有氣運加身,勝袁術,取豫州,這些都不是難事。
可沒想到周昂首戰就宣告失利。
他派出的那些煽動豫州世家作亂的間諜、說客沒一個人成功混入豫州境內的。畢竟如今的豫州六個郡國就如當年的東萊一般,說是鐵板一塊也不為過。要想進入豫州,沿邊要經過多少關卡的盤查就不說了,即便是混入了豫州境內,也休想逃脫豫州四處的暗衛眼線。所以這一場袁紹與劉寵的暗中交鋒,最終以周昂的失敗宣告結束。
但無論是袁紹還是周昂都沒有放棄,雖說袁紹被牽制在冀州不會親自領兵南下,但這並不妨礙袁紹造謠中傷劉寵。所以袁紹放言詆譭劉寵在豫州是如何橫徵暴斂,又如何迫害世家豪族。
不管袁紹造謠的那些事是不是真的,總之他這招的成效也並沒如他的願。
豫州的世家確實有不少對劉寵心生怨恨的,就連汝南袁氏也先後遷了出去或是投了袁術或是投了袁紹,不過還是就近投靠袁術這個嫡子的多,所以袁紹覺得煽動豫州世家驅逐劉寵應該是一條妙計。
結果只有少數豪族受到煽動,反而讓劉寵以此為藉口再一次清洗了豫州世家。
本來劉寵在發展豫州內政的時候,受惠的世家豪族也不在少數。原本以為利益會受到損害的豫州世族,沒想到依照州牧府的政策行事,反而在豫州發展的過程中賺了更多。所以,轉而支援劉寵的世族也就不少,要不然怎麼可能連陳郡何氏這樣的世家都把子弟送到了劉寵治下的郡學。
雖說陳郡的世族受惠是最早也最大的,但隨著豫州其餘郡縣發展起來以後,受惠的也就越來越多。不管是按照州牧府的政策開作坊還是經商,總之他們現在賺的比以前想盡心思如何巧取豪奪他人的土地和多種糧食要賺得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