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葛陂黃巾(一、童言)(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次從幽州南歸,劉寵身邊還是那些人,不同的是多了烏桓五千突騎,多了蘇僕延、蹋頓兩員烏桓騎將,還多了一些像樓班那樣的烏桓質子。
當然還有一些願意隨劉寵到豫州居住的百姓,不過這些人數很少。畢竟現在的幽州沒打仗了,沒人會以為幽州還會有仗打,而且去豫州太遠了,所以沒多少人願意隨劉寵南下。
即便這樣,劉寵此次南歸的隊伍也挺龐大的。
萬餘鐵騎傍身,又有綿延的車隊,以致從幽州到冀州,再經兗州都沒有宵小敢打這支隊伍的主意,即便是沿途郡縣在萬餘鐵騎的威勢之下都只能乖乖放行。可見這時候的大漢真的已經壞了,要是換作以前,劉寵哪裡敢明目張膽帶著萬餘騎兵穿州過郡啊,最多隻能帶著朝廷徵調出征的兵馬數額,其他的也要想想辦法才能帶回豫州。
……
劉寵此次離開薊縣出幽州之後,就取道渤海郡,再走清河郡渡黃河進入東郡,再橫穿東郡自陳留回到陳郡。
在途經清河郡與平原郡交界處的時候,劉寵遇到了老熟人劉備,劉備說聽聞劉寵南歸特來送行。
劉備帶著關張在青州、冀州打烏桓頗有戰功,朝廷表彰其應詔從下密出兵便封了他一個平原令,終於可以主宰一個縣了,這也讓劉關張哥兒仨喜不自勝。
至於為何要在中途攔住劉寵特地送行,這無外乎也是劉備顯示一番手段,反正劉備見了劉寵等人除了送上從平原縣搜刮出來的一些酒肉之外,就說了一堆什麼“為國討賊劉備兵微將寡恨不能與使君同行”云云之類的話,說不到兩句就抬起衣袖遮著臉,沒過多久那衣袖明顯都溼透了。
劉寵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演技飆得太厲害了,“玄德啊,天色不早,此去豫州路途尚遠,我等便不耽擱了,今日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只是不知此去何日再能相見!嗚嗚……”劉備在馬背上拱拱手又抬起袖子遮了臉。
一個大老爺們哭哭啼啼的,黃忠實在看不下去了,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玄德既然如此不捨我家主公,何不與我等同行,隨我主前往豫州,以玄德兄弟三人之勇,我主少不得有一番重用。”
劉關張萬萬沒想到黃忠會說出這番話,只把劉備聽得一愣一愣的。
劉寵見了只好瞪了黃忠一眼,再說道:“漢升真是胡言亂語,玄德乃一縣之尊,受朝廷之命,牧一縣之民,豈能隨意棄官而去。”
“對對對,劉備身負皇命,無朝廷詔令,豈能擅離平原縣。”劉備抓住話頭趕緊借坡下驢。
“……”
……
路遇劉備只是劉寵南歸的一個小插曲。
等劉寵回到陳縣已經是夏末了,此去征戰足足三年多。雖有朝廷詔令讓劉寵平定豫州黃巾,但在外征戰日久,士卒思鄉心切,所以劉寵果斷決定先回陳郡休整,然後再聚兵討伐豫州黃巾。
即便劉寵此次出征帶計程車卒大多都已戰死了,但劉寵這樣的人還活著啊,總要讓黃忠、典韋這樣的將領,荀彧、董昭這些謀士回家見見妻兒啊,要不然劉寵這個主公太不人道了。
當然,這些都是託詞,實際上是他劉寵自己想念家中的嬌妻美妾和幾個兒女了。
女兒小牛奶都八九歲了,長子劉服也五六歲了,次子劉佐也有四五歲了。劉寵出征關中沒多久,秦羅敷也生了,生的是兒子,劉寵在家信中就給這個兒子取了名字,叫劉興,如今三子劉興也快三歲了。
所以這堆兒女見到劉寵別提多高興了,尤其是女兒小牛奶。
荀採不愧是荀氏那樣的大族出身,就連女兒平時也是親自教書識字,還給兒子劉服、劉佐在家中請了先生教書,連不到三歲的小兒子劉興都沒放過,讓僕從和婢女帶著到家中學堂聽課。
劉寵知道這些後,不免為這個小兒子感到悲哀。長子確實可以發矇了,但次子、三子有點早了吧,尤其是小兒子,這年齡上幼兒園還差不多。
好吧,劉寵就當這小子現在開始上幼兒園了。
不過這幼兒園的教學嘛,劉寵真是不敢苟同,晚飯前幾個女兒就圍著劉寵展示他們平時學得最好的學問。
“父親,父親,你看女兒的字寫得好不好……”,這是女兒小牛奶拿著一幅字一邊往劉寵懷裡鑽一邊嚷嚷。
“父親,長姐就知道寫字,先生教的書都背不好,先生可誇兒是書讀得最好的。”五六歲的長子劉服說著就有模有樣地背了起來:“
蒼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詔,謹慎敬戒。
勉力諷誦,晝夜勿置。苟務成史,計會辯治。
……”
劉寵知道劉服背的是《倉頡篇》,在沒有《千字文》、《三字經》出現以前,給孩童啟蒙大多教的就是這《倉頡篇》。
隨著幾個兒女在劉寵身邊吵吵鬧鬧,劉寵這才感到有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