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慘叫,關外的西涼兵又望見一顆顆腦袋從城頭上滾了下來。

若是之前西涼兵只是猶豫驚駭,那此時各個都心中抽搐生出恐懼。被王越等人生擒而去的都是些什麼人啊?那可都是西涼兵中的高階統軍將領,是西涼兵中一部或一軍的領袖,甚至是最勇猛的人,這些人都死了,如何不讓人心生恐懼!

如此一來,關外的西涼兵也就更加不敢輕舉妄動了!

……

見收服了韓遂,劉寵當即派出黃忠、婁圭、臧洪、臧霸、孫觀、孫康、管亥、周倉、廖化、馬騰共十員大將隨韓遂出關去收服外面的西涼兵,只把典韋留了下來。

韓遂知道,劉寵派的這些人與其說是相助,不如說是對他的監視。

“漢升,此去多聽子伯婁圭字)的建議,子伯文武之才,頗有謀略,當助你和文約收取涼州。”

臨行前,劉寵又向黃忠叮囑了一番。

“末將知道,主公難道忘了,子伯之才還是末將先發現的。”黃忠拱拱手回答劉寵。

“這倒是,要多聽取子伯的建議。”劉寵又囉嗦了一句,再對婁圭說道:“子伯,涼州不比他郡,行事要多加小心。”

“末將領命。”黃忠、婁圭鄭重拱手記下了劉寵的話。

“將軍放心,我韓遂在西涼還有幾分威信,又有將軍麾下眾將相助,收服關外大軍不是難事,就算收服隴縣大軍,平定整個涼州也不過是舉手之間罷了。將軍安坐隴關,且聽我等佳音便是。”

韓遂這番話說得很漂亮,不愧是能壓著馬騰玩的西涼梟雄,能屈能伸,一句話剛柔並濟不說,還意思不少,劉寵點點頭表示讚許,“那本將就在隴關靜候佳音,想來文約平定西涼之日,便是朝廷冊封文約為鎮西將軍的旨意到達之時。”

……

……

悠悠過了二三月,朝廷的旨意終於下來了。

自從劉寵把大將們都派了出去隨同韓遂收服西涼之後,劉寵就把韓遂的降表連同邊章、王國、李相如等人的腦袋並舉薦韓遂為鎮西將軍的奏表一同送去了洛陽。

沒想到這次的旨意還是耽擱了這麼久才下來。

不過這次之所以耽擱,真不是因為劉寵,而是因為幽州局勢。

相反,這次對議定劉寵的功勞和封賞進行得都很快,靈帝剛收到劉寵的奏表就喜不自禁,說了一句,“朕這皇弟真是我大漢的戰神啊,宗室有如此人物,又何愁群賊不滅!咳咳……”。

靈帝這激昂的情緒牽動了肺腑,轉眼就劇烈咳嗽了起來。

再看靈帝一副病容,眼窩深陷,本來靈帝就縱慾過度,自黃巾起後又憂思過度,這身體眼看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至於劉寵表奏韓遂為鎮西將軍,這次大臣們的意見出奇地一致。

“韓遂能幡然悔悟,先斬邊章、北宮伯玉,又殺李相如、黃衍等叛將,如此其向朝廷之心不言自明,既然西涼局勢已平,封韓遂為鎮西將軍守衛涼州未嘗不可。”這是屠夫大將軍何進說的。

見何進都表態了,大臣們也就不再反對了,不管怎麼樣,反正西涼算是平定了,收服韓遂的劉寵自然是大功,但滿朝大臣能見證亂了幾十上百年的西涼重歸朝廷,難道還會少了他們一份功勞不成。

所以,宣旨的宦官將朝廷旨意送達隴關,先是洋洋灑灑說了一堆稱讚劉寵和韓遂的話,然後就進入正題,封韓遂為鎮西將軍。

相比韓遂的官職,劉寵的封賞就顯得矮了一頭,旨意說“累功封劉寵為平西將軍,倉亭候。”

呃……終於封侯了,在爵位上總算步入軍功封侯了,可算是劉寵征戰這麼多年以來最大的進破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亭侯,但也好歹算是封侯了。

所以旨意上的“累功”就顯得很有意思了,朝廷這次難得大方了一回,“累功”封劉寵為平西將軍,從大將軍以下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到四徵徵西將軍、徵東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四鎮鎮南、鎮北、鎮西、鎮東),以下再是四安、四平,由此可見劉寵這也是邁入大漢高階將軍序列了,不再是中低層將領了,所以可見這“累功”的確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