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船隊集結在黃縣港。

此次跨海遠征,僅水師就出動戰船近五百搜,其中有大型樓船二十艘,新式車船十艘,餘下多為鬥艦、艨艟,還有隨軍出海的商隊船隻三百餘艘。

整個黃縣港、水寨,都被船隻塞滿,船隻隨著海波起伏,各船旗幟隨著海風飄揚。

這支有著八百餘艘船隻的艦隊浩浩蕩蕩從黃縣港口緩緩駛出,然後轉舵向南集結了牟平、東牟等候的水師和商隊船隻,再沿著東牟、昌陽的海島前行,在東萊延伸到海中的海角處轉舵向東,然後便一路向東航行。

——————

龐大的船隊在海中航行了十餘日,便抵達帶方郡外海的島嶼,這些島嶼上有于禁水師建好的港口、水寨,島上有儲備的淡水,船隊在這些島嶼上停留,休整補給之後再度起航。

船隊駛出帶方郡,馬韓便出現在了劉寵的旗艦面前。

這一路雖然船隊龐大,不過有徐嶽帶領的修習天文計程車子分佈在各將的旗艦上,為各將率領的船隊辨識方向,確保了沒有一條戰船掉隊。雖然有馬步軍將士於路逐漸出現水土不服或不習海浪,不過抵達帶方外海的島嶼經過張仲景和醫學院士子的診治之後,這些將士也都恢復了。

好在秋波不興,一路風平浪靜,艦隊才一帆風水抵達了三韓。

馬韓外海。

水師成戰鬥隊形擺開,劉寵和于禁的旗艦在前為中軍,胡玉和管承率領戰船分左右兩翼,五百艘水師戰船以強大的威壓劈波斬浪駛向馬韓的港口,商隊船隻緊隨其後。

抵達帶方之後,各大商隊才知道太守此次出征真正的作戰目標。

不過此時商隊也不可能獨自迴轉東萊,只好捏著鼻子跟著大軍繼續前進。

糜竺率領的商隊在得知劉寵要攻打三韓之後,心中反而生出了期待,要是劉太守憑一郡之力便可征服一國,到時朝廷肯定少不了封賞。這可是為大漢開疆擴土的功績,到時候自己這些隨行的商隊說不定也會跟著沾沾光,不說朝廷的封賞,保不齊在青史上還會留下一筆呢。如此,我糜竺也於願足矣,此次務必要竭力相助劉太守,助劉太守打下三韓。

……

劉寵和于禁的旗艦一路斬浪而進,眼看就要駛入馬韓港口了,可馬韓還沒有水師從港口出來攔截。

待東萊水師進入了馬韓的港口,才看到這港口有一些破舊的漁船或停靠在港口內或在港口的海面上打漁,港口的碼頭也有些穿著白布袍的百姓來來往往。

當這些港口的漁船和漁民看到遮天蔽日的艦隊駛來,紛紛嚇得失了神,直到海面的漁船被東萊水師的戰船撞翻,才有漁民和漁船反應過來,紛紛驚叫著駕船逃離。可在東萊鋪天蓋地的水師包圍下,沒有一艘漁船能夠逃出去。

……

海面上漂浮著穿著白布袍的屍體,不用說這些都是馬韓港口的漁民。

這不是戰鬥,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不過於禁、胡玉、管承這些水師將領一臉坦然,似乎這一切本當如此。確實,水師早就把三韓的情況摸清楚了,三韓沒有水師,沿海零星的幾處港口都是供漁民打漁停靠漁船,或偶爾供一些外來船隻停靠。

三韓不僅沒有水師,陸地上也沒有城池,而且不知乘牛馬,凡征伐皆是步戰。

由此可見,此次劉寵攻滅三韓將是輕而易舉之事。

不過這馬韓卻號稱有十二國,其實就是些大型的村落或立了城柵的鄉鎮,畢竟據情報顯示,這些大國才四五千家,小國也就六七百家。

當劉寵麾下的領兵將領聞聽之後都笑掉了大牙,就這還敢自稱一國,果然是一些沒有文明的化外蠻夷,我大漢就該早點打下這些土地,讓這些蠻夷沐浴在我大漢的文明之下,讓他們知道什麼才叫真正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