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走到主位的大座前,才轉身朝眾人說道:“諸公免禮,且先入席。”

“多謝明公。”眾人接著拜謝,才各自落座。

“今日眾將齊聚,各路兵馬雲集長安,本帥特設此小宴為眾將接風洗塵,諸公且先滿飲此杯。”張溫坐在大座上,端起案几上的雙耳杯朝眾人示意。

“明公滿飲。”眾人也隨著舉杯說道。

“好,諸公共飲。”

……

行了一輪酒。

張溫接著說道:“諸公,此次討賊,還望諸公同心協力早日平定西涼,以報效朝廷,報效皇帝陛下。”

“同心協力,平定亂賊。”眾人也隨之表態。

“好,且再飲一杯。”張溫見眾人表態,也喜笑顏開地再度端起了酒杯。

劉寵見堂上這番將帥相得的景象,心中不免詫異,也不知道這些人說的是真話還是表面上做做樣子,不禁放眼掃過眾人,見眾人飲完第二杯酒各個都神色鄭重,剛才的表態也不似作假,就連董卓都一臉誠懇,雙眼冒著戰意。

見到董卓這個樣子,劉寵真是深感自己演技不如啊。

堂上許多人劉寵是再瞭解不過了,董卓不是什麼好鳥就不用多講。涼州刺史耿鄙是典型的貪得無厭、信任奸吏的小人,要說東漢完全失去涼州的控制權就是從這傢伙手上開始的,至於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後來都投靠了韓遂。

“難道這些人都轉性了?歷史記載是假的。”劉寵看著這一個個恨不得喝完酒就跟著張溫去打西涼亂賊的樣子,心中對歷史都開始懷疑了。

不過現實立馬就打出了一個響亮的大耳光!

……

劉寵自個兒想心思的時候已經酒過三巡了。

這時候,孫堅站出來拱手朝張溫說道:“明公,如今朝廷徵召的各路馬皆已齊聚長安,不日即可發兵攻打韓遂、邊章等賊子,還請明公早下軍令。”

“好!好!文臺所言極是。”張溫聽了,給了孫堅一個肯定的眼神,再朝眾人問道:“不知諸公意下如何?”

“哎,孫堅這演技也太差了。”劉寵見到張溫和孫堅那眉來眼去的樣子,心中立馬就懷疑孫堅這個提議恐怕是二人商量好的,畢竟孫堅是張溫的心腹臂膀,看張溫給孫堅那個眼神就好像是說“你小子很上道,幹得不錯”。

張溫發問之後,劉寵掃視了一圈,見滿堂無一人答話,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幾人想說話似乎又因人微言輕而欲言又止。

這個結果,不禁讓張溫也感到尷尬,臉色一沉,腹誹道,“剛才不都是群情激昂地表態嗎?怎麼轉眼就墕了!”

良久,董卓出言表示反對,說道:“不可,不可!”

“中郎將此話何意?為何不可?”張溫斜視董卓問道。

“明公,大軍雲集,各部尚未操練成熟,目前還不可進兵啊。”董卓解釋道。

“明公,邊章、韓遂作亂已一年有餘,中郎將畏敵不前,此言又是疑惑軍心,明公身為三軍主帥,可將中郎將斬首,爾後號令三軍進兵討賊。”孫堅瞪視董卓再拱手朝張溫說道。

劉寵聽了孫堅這話,不禁心裡一愣,暗想:“這孫堅看上去怎麼和董卓好像仇深似海呢?!”

其實並非有什麼深仇大恨,而是孫堅忍無可忍了。孫堅所言確是事實,孫堅領兵來到皇甫嵩麾下大小與韓遂、邊章也打了幾仗,董卓坐擁大軍,多次怠慢軍情,畏敵不前,以致屢戰未取大功,這讓孫堅等人很惱火,就連皇甫嵩也恨不得把董卓吃了,可討伐西涼亂賊確實還要倚重這些地方豪強。

“文臺將軍,明公座下議論還容不下直言了?怎地就如此喊打喊殺!”董卓將酒杯砸到面前的案几上朝孫堅咆哮。

“就是,就是……”“孫文臺有心殺賊,又號稱江東猛虎,明公不如命孫堅為先鋒出城殺賊好了。”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等人也紛紛出言向董卓助拳,言語中對孫堅很是不屑。

……

“對!對!對!議論軍情,諸公暢所欲言。”張溫見董卓等人面色激憤,深怕這些武夫一個不好就動收打起來,趕緊出言安撫,“文臺確實過了,還不速速向中郎將賠罪。”

孫堅聽了這話,瞪大了眼睛表示難以置信。

見孫堅沒有動靜,張溫又喊了一聲“文臺……”,以示提醒

孫堅知道張溫是向自己施壓了,不禁握緊了雙拳,眼中也快噴出了火。良久,才好像調整好情緒,然後端起酒杯向董卓賠罪,“請中郎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