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安(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日之後,諸事佈置妥當,劉寵騎著大白馬,率領三千精騎西征。
此次出征雖然兵馬不多,可意義重大,畢竟如曹操那般梟雄,年輕時的夢想也不過是死後能封為徵西將軍曹侯罷了。所以開拔之日,陳縣百姓扶老攜幼相送。
三千精騎人如虎馬如龍,王越隨侍劉寵身旁,左右是荀彧、董昭,身後跟著黃忠、典韋、婁圭、臧洪、臧霸、孫觀、孫康、管亥、周倉、廖化十員大將。
十面將旗依次出城,劉寵再次踏上征途。
……
過汝南,經南陽,再上武關。
武關厄秦楚,與函谷、蕭關、散關合稱“秦之四塞”。
所題武關詩詞,其中歷史最為厚重的當屬唐代胡曾這首《詠史》:“戰國相持竟不休,武關才掩楚王憂;出門若取靈均語,豈作咸陽一死囚。”
可見這座雄關見證了多少歷史上的悠悠歲月。
這次也將見證劉寵率領區區三千騎兵入關馳騁風雲。
……
翻越蒼野嶺,穿過藍田河谷,便是藍田縣了,也就長安就不遠了。
“時來時去若迴圈,雙闔平雲謾鎖山。”唐代吳融這句詩寫盡了武關道山路難行,尤其是騎兵。好一番歷經險阻,劉寵才領著三千精騎抵達長安。
……
“涼風起天末。”
長安地處西北不比南境,秋涼也比別處來得早。
……
長安城內。
京兆尹府。
“明公,那董卓距長安本就不遠,卻約期不至,此人身為西涼豪強,仗此狂妄自傲,明公何不斬之以正軍法。”別部司馬孫堅對張溫說道。
“董卓在河、隴向有威望,將其斬首,西征將無依靠。”張溫擺擺手表示拒絕。
“明公統帥朝廷大軍,若不明賞罰,三軍如何尊奉明公之號令。自古名將帶兵臨陣,無不正軍威、明軍法,故有穰苴斬莊賈、魏絳殺楊幹之事。今明公對董卓留情,不將其明正典刑,必使軍威受損。”
“老夫心中有數,文臺先下去吧。”張溫有點不耐煩,下了逐客令,“對了,文臺,陳郡的兵馬到哪裡了?”
“回明公,探馬尚未回報。”正準備離開的孫堅轉身對張溫回道。
“這一個個要都約期不至,老夫這個車騎將軍也不用幹了,哎。真讓老夫頭疼。”張溫揉著腦門抱怨。
“想來陳郡兵馬定能按期抵達,明公勿憂,孫堅當為明公效死。”
“我知文臺忠勇,文臺先下去吧,老夫乏了。”
“諾。”
孫堅拱拱手準備離開。
正此時,一個探子風風火火衝了進來,高聲稟道:“主公,偏將軍劉寵領兵已到長安城外。”
“恩?你說什麼?”張溫靠在胡床上似乎沒聽明白。
“明公,陳郡兵馬到了。”孫堅轉身走到張溫面前,一臉興喜地將探子的話轉述了一遍,“偏將軍劉寵領兵已到長安城外了!”
“真的?”張溫睜大眼睛望著那探子問道。
“回稟主公,千真萬確,偏將軍正請求入城。”
“好!好!,文臺,且隨老夫出城去迎一迎,這個能打的小子總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