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一章 亂世初見(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確實是自家事自家知道,如今的東萊正如鄭玄心中所想,這些劉寵心裡也都清楚,當初為了把東萊發展起來,也完全沒料到東萊會走到如今這個局面。
雖然東萊好像人人都富足了,可是人心卻好像壞了。雖然如今的東萊人人守法沒人犯過什麼大案,可感覺人人都在犯罪。
人們紛紛追逐利益,以坑蒙拐騙為能事,雖然太守府有嚴刑峻法和管制措施,可也管不住人們打擦邊球。還有人們的冷漠、無情,鄰里之間再也沒有過去的那種溫暖,反而是相互之間的提防,還有那娶親令人咂舌的聘禮和條件。
原本東萊人人富足,應該人人都能娶妻,可東萊卻有那麼多的男子年紀一大把了還娶不上妻。並不是因為有錢人三妻四妾霸佔了太多資源,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東萊現在那嚇人的娶妻條件,起初那幾年東萊本地的女子嫁完了,人們還可以娶臨近的北海和琅琊的女子,可北海和琅琊的人口本來就大量減少,隨後連外郡的女子都娶不到了,娶妻的條件也是越來越高。
現在東萊的百姓生個女兒就像是撿到寶了一樣,本來應該是重男輕女的,可現在的東萊不一樣了,當然還是重男,畢竟要傳承香火,可人們不再輕女。過去都說女兒是賠錢貨,可現在生個女兒那可是能賺不少錢的。
所以現在富足之後的東萊,人們茶餘飯後也沒有閒著,都在努力地造人。不是因為想多生幾個兒子,當然不排除有人有這個想法,可更多的還是想多生幾個賺錢的女兒。當然這是因為劉寵沒有搞什麼計劃生育,相反劉寵在大力鼓勵人口,畢竟現在的世上土地太多,而大漢的人口還太少,還有就是希望人口能得到自然調節,從而解決人們的娶妻問題。不過以劉寵的歷史眼光來看,東萊的現象已經形成了,靠自然調節的希望或許不大,到時候即便女子多了,可貧富差距之下,你不富裕照樣也沒有哪家願意把女兒嫁給你,即便有那也是鳳毛麟角。
劉寵並不是沒想過出臺太守府的法令,強制適齡男女成婚,畢竟歷史上就有超過法定結婚年齡還未成婚的男女家裡都會受到處罰的。
不過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根本上還是要改變人心。
……
劉寵想到這些,再看看眼前的鄭玄,要是鄭玄能入東萊,有他的教化,東萊的人心或許有望得到改變吧。
“鄭公既然知道眼下的東萊人心不古,鄭公身為儒門宗師何苦避難行易,若鄭公能前往東萊教化人心向善,如此方不愧聖人教誨啊。”劉寵出言相激,希望鄭玄能為之所動。
“這……”鄭玄心中一愣,並不是鄭玄中了劉寵的激將法,而是鄭玄覺得劉寵的話有道理,聖人講的教化,不只是教書育人,更多的是致君堯舜和教化一方,如今的東萊確實需要聖人的教化。
“師尊,太守所言甚是啊。”
“東萊人心不古,這世間也只能師尊這樣的大儒才可以教化。”
“是啊、是啊,師尊就答應了吧。”
眾弟子見鄭玄猶豫,紛紛開口相勸,畢竟琅琊山非久居之地,而前往東萊可安生立功,這何樂而不為。
“眾賢徒所言極是,鄭公,世人不能只講利而不講義,是在下在東萊施政有失偏頗,如今也只有鄭公能補在下的過失。望鄭公出山相助,東萊百姓也在盼著鄭公能將東萊真正教化成一方樂土啊。”劉寵鄭重避席站出來拜道。
“太守不必如此,太守在東萊活人無數,功德昭彰,老夫心中實是感佩。”鄭玄虛扶了劉寵一把,又猶豫了一陣說道,“聽聞太守在東萊郡學創立術學院和醫學院,卻未曾聽聞郡學的儒學如何顯名,卻不知這是何故?難道是太守輕視我儒學?”
“並非是在下輕視儒學,而是東萊郡學的儒學一直無大儒坐鎮,故而聲名不顯,若鄭公願入東萊,那東萊儒學之名必定冠蓋天下。”劉寵鄭重解釋。
劉寵並沒有說假話,劉寵並不輕視儒學,東萊也確實是沒有大儒坐鎮,管寧、邴原雖然在儒學中有些名望,可一直在從政,眼下又被派到三韓和倭國教化蠻夷去了。
“據聞太守為東萊郡學的術學院和醫學院收集天下書籍,建立書院,鼓勵士子向學,卻不知如何對待儒學?”鄭玄繼續問道。
額……劉寵這是聽出來了,鄭玄心動了,這是在羨慕劉寵為東萊的術學院和醫學院收集了天下典籍。
作為一個讀書人誰不希望有大量的藏書啊,可這個時代有藏書的除了那些世家大族其餘的並不多,而且能收集天下典籍的除了朝廷,誰又有這個實力呢?不是,這天下有一人有這個實力,這個人就是面前的劉寵,要是劉寵答應為鄭玄收集自己所需的天下典籍的話,鄭玄肯定會答應的。
劉寵似乎從鄭玄的眉宇間看出了他的心思,說道:“要是鄭公願意前往東萊,雖然在下已非東萊太守,但在下可以保證對待儒學決不下於術學和醫學。為鄭公開山建書院,收集所需的天下藏書典籍,這些都是小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