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問了些老太太的生辰八字,故去時辰,便去忙活了。

陳錦在殿中的莆團上跪下,朝著殿中正對大門的菩薩默唸了一遍無量壽經。老太太信佛,每逢初一十五會在府中備香案供奉,經文一定要手抄的,抄經之前需沐浴焚香以示虔誠。

陳錦曾幫她抄過經文,抄得最多的便是這無量壽經。

老太太第一次見她抄的經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錦兒的字寫得真真是好,運筆瀟灑,竟有你祖父之風。”

如今想起,歷歷在目。

但今時今日,早已物是人非。

音夏和陳路隨陳錦跪在莆團上,大殿裡有香燭的輕煙,以及遠處傳來的鐘鳴聲。

不知過了多久,和尚回來了,“姑娘,長明燈已備好,您來點吧。”

陳錦緩緩睜開眼睛,點了點頭。

那長明燈與家裡用的燈燭並無二致,大抵是在這佛寺中,無端便多了些難以描墨的莊嚴和信服。

和尚拿了燃著的香燭過來,遞到陳錦手裡。

燈芯與燃燒的香燭稍稍觸動,便“嗤”地一聲被點燃了。

陳錦看著那燈芯,突然道:“師傅,生死到底是什麼?”

和尚端著一張看透世事的臉,輕聲道:“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世間萬物,皆有輪回。”

陳錦聽罷,很久才道:“輪回太苦。”

和尚躬身道:“阿彌陀佛。”

走時,突見殿中東牆上燃著的燈,隨口問道:“那些燈看起來十分漂亮,不知是個什麼作用?”

和尚回道:“那是長壽燈。”

陳錦點點頭,聽那和尚道:“上回四太子殿下也來點了一盞長壽燈。”

“是為皇後娘娘求的吧。”想起那日元徵攜著聖旨而來,整個寺裡幾乎雞飛狗跳,著實好玩。

想到此處,陳錦不免笑了起來。

和尚沒有說話,只笑道:“長壽燈可為長輩求,亦能為有緣人求,不過看個人心意罷了。”

陳錦道:“師傅說得極是,請師傅為我母親開一盞吧。”

和尚點頭應下。

陳錦走到東牆下,仰頭看牆上格子中燃著的燈,該有幾千盞吧,自地上一路向上,佔滿了整面牆壁,燈龕上刻著姓氏與生辰,流金的字型鐫刻其上,看起來充滿了神秘。

陳錦目光在那些燈龕上隨意掃過,又突然定住。

那是一盞普通的長壽燈,只是燈上的生辰八字與陳錦的分毫不差,這世上巧的事當真挺多,但能巧到這個份上,卻是不多見。

再看姓氏處,赫然寫著一個陳字。

沒過多久,和尚回來了,陳錦問他,“師傅方才說四太子也開了一盞長壽燈?”

和尚笑著點頭,卻是不肯透露名姓。

陳錦道:“那少女可是姓陳?年方十六?”

見那和尚面露驚訝,陳錦已坐實了心中猜測,她臉上仍是一副無悲無喜的模樣,只道:“多謝師傅。”

和尚深覺自己並未說些什麼,這謝更是不知從何而來,忙躬身道:“姑娘言重了。”

陳錦未在寺中久留。

替陳夫人開了燈後,便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