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言大將軍的風流韻事,最被人津津樂道地大抵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風月樓花魁娘子卿綰了。

卿綰年僅十七,便已成了頭牌,除過模樣生的動人之外,還精通琴棋書畫,還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她唱的曲兒,宛如清風徐來,令人沉醉不知歸路。

就這麼個可人兒,不是京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到了風月閣是根本見不到她的。可惜她也逃不過那句,一見將軍終身誤。

卿綰對言慕玖的心思,只有少數人知道,兩人雖身份懸殊,但也有不少人以為這二人乃是郎才女貌,或許會有一段佳話。

言慕玖也知卿綰對他的心思,可他雖風流之名流傳在外,也不曾碰過卿綰一下,他素來不喜逢場作戲中有人當了真,便也有意避著卿綰。後來言將軍入贅景王府後,卿綰也是天天以淚洗面,哭的肝腸寸斷,她便不明白,將軍那樣的人,為何要受那等委屈?

後來也不知發生了什麼,卿綰忽然大病一場,有人說那是害了相思病,是求而不得成痴。從那之後,卿綰便在京城銷聲匿跡了。

也有人覺得可惜,還不曾見過那傳聞中的花魁娘子一面,人家卻從此斬斷紅塵往事了。

爾後,大將軍在北牧來訪時,隻身一人宰了那讓北牧耀武揚威多年的巨狼,此事一經傳出,便有了更多的仰慕者。

這最後一雅,便是景王爺之書了。

景王爺是何許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皇后娘娘的長子,在眾皇子中排行第三。自小便被皇后娘娘所看重,當年便有人傳,三皇子必成儲君,可結果卻並非如此。

三皇子助皇弟六皇子登基,六皇子登基後,便把其餘的皇子公主通通趕出京城去了,唯獨留了同為皇后所出的三皇子留在京城助其穩固大業,並封為景親王,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也並無什麼實權。

眾人皆知,原本不少老臣都是不滿六皇子的,三皇子白景殊便設計謀害朝中不少忠臣,扶六皇子白景昔上位。

此人甚至因喜好男色,而讓聖上一道聖旨將大堯第一美男子——言慕玖給賜給了他。這更是引起諸多不滿卻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雖這景王爺惡名在外,但不能否認的便是景王爺的瘦金體乃是一絕,其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尤可見風姿綽約處。便有人收藏景王爺所寫手書,引得不少文人雅士爭相模仿其字跡,但始終不得其神。

也有人在黑市高價拍賣景王爺親筆字跡,不少達官貴人以藏書為榮,紛紛出了天價只為求來觀賞,正可謂是一字千金。不過,黑市所出之物,孰真孰假,便有些令人琢磨不透,但無論真假,他們想要的,僅僅是眾人皆知他們出了高價,如此便好。

不過近來,有關景王爺的傳聞就變了風向。先是皖州之行手起刀落斬斷貪官頭顱,並妥善安頓受不渡江水患之苦的災民。再是提拔人才,整治朝廷風氣。再加之,近日盛傳言將軍與景王爺的關係頗為密切,若是言將軍那般的人都對景王爺傾心,那豈不就說明景王爺並非是原本傳聞中的那麼不堪?

從此以後,黑市中景王爺的字跡便更加供不應求起來。

以致後來,白景離偶然得來一副說是景王爺的真跡,興沖沖地拿著跑去景王府給白景殊看。

對此白景殊也很無奈,他雖好字,但府中之字鮮少流傳在外。他只是看了一眼,便目光略帶憐憫地問道,“你……多少銀子買來的?”

白景離想了想,說道,“起價五百兩,有個老東西一直跟我抬價,最終是八百兩成交。”

白景殊的目光中還多了幾分說不明的思緒,沒想到白景離竟然也會被人誆,有些想笑,但也不好真的笑出來,只能說道,“……罷了,我再寫一副給你。”

片刻之後,白景離便拿著如假包換的真跡十分高興地走了。

言慕玖看著他的背影,唇角微微一抽,問白景殊道,“他是不是腦子有點問題?”

白景殊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眼中噙著些笑意。

貴妃被囚安寧宮也有一段時日,約摸這西北統帥也還得到訊息了,只怕此時也正是在想應對之策。

昨日在早朝上,瞧見王丞相也是面帶一抹憂色,饒他是兩朝丞相,見過無數大風大浪,此刻也是有些坐不住了。此刻他大抵已經知道,言慕玖也知道了當年的隱情,此事若是重新被翻出,只怕是會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原本他還能壓皇帝一頭,此刻手中大權一削再削,都歸入景王爺之手,皇帝也不把他放在眼裡了。

或許是真的一旦安逸下來,便會有些多愁善感,白景殊便又想到了秀陽的父親,沈郡王。曾經沈郡王也是權傾朝野呼風喚雨,如今他的名字也是無人敢提,沈家也變得任人欺凌,秀陽也因此恨透了自己。

想起秀陽年幼時跟在自己身後,一口一個景表哥,稚氣的臉上滿是天真。

言慕玖此時已去軍營中去,白景殊便想,要不要去京城外不遠處山中寺廟拜一拜,好好靜一靜心,或許那青燈古佛之地,能洗掉滿身的罪孽。

白景殊喚來下人,叫他們備好馬車,去金光寺一趟。

金光寺乃是大堯歷朝歷代皇家禮佛之地,關於金光寺也有不少傳說。

相傳百年之前,天下大旱,顆粒無收,百姓民不聊生,後有一位禪師,不忍看世間疾苦,便開始行走世間行善,在途中超度不少亡魂。

不過,禪師年歲已高,就在一山中誦經之時圓寂了。不少百姓相傳,那日山中金光熠熠,頗似佛光普照,高僧圓寂之後,天降數日小雨,滋潤萬物。

從那之後,為了紀念這位遊走世間行善積德的高僧,朝廷便命人在高僧圓寂之地修建寺廟,因關於那佛光普照的傳聞,便名為金光寺。

喜歡醉裡挑衣看劍請大家收藏:()醉裡挑衣看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