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迴歸

在道中國帝都重烽津威街上的帝臨樓六層上,聖人王龍曉望著樓外的春雨,像一道道霧蒙連線在天地之間,衛國公衛佰策和劉鶴在其旁邊陪著,小墨靜靜地坐臥在主子王龍曉身邊。

春雨連綿不斷,連續下了兩天了,每棵樹的綠葉上雨滴不斷地往下滴落,溼潤了街道,重新整理了葉片,嬌豔了花朵,滋養了萬物,可謂春雨綿綿潤無聲,和風陣陣浮暗香,細雨無聲潤草綠,春光有色染花紅。

聖人王龍曉對衛國公衛佰策和劉鶴說:“綿綿無聲春雨日,茵茵姿漾大地新。出使諸國已經一月餘,道中國的國事也做完了。如今道中國各地都在起義,抗爭命運。鶴哥和我們一起回唐都,這裡我們不用操心了。”

“我已部署完所有事情,靜等道中國起義軍入大唐邊境就行。我估計入夏時,大戰就會全面爆發,我們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連日奔波,身心都已疲憊,該回國都修養一段時間了。雨明日就會停,一早我就歸國。”

劉鶴似乎不放心地說:“龍弟,要不我留在道中國領導他們起義,不然我不放心啊。這個可是大事,不容出錯。國公爺你看呢?”

衛國公衛佰策語重心長地和劉鶴說:“我們都不能留在道中國,目標太大,還會給道中國統治階層留下藉口,那樣起義就會更緩慢。我們只能點引線,不能吹引線,那麼變數會更多,我們應順其自然。我們種下種子,什麼時候破體而出,要看天意!不能操之過急!”

聖人王龍曉望著衛國公衛佰策說:“衛國公之能,令我吃驚!鶴哥,你以後就把衛國公當老師看待吧,他會教給你很多在京都學不到的東西。等大唐一統天下之日,鶴哥你會替代父王。”

“仙門一旦招生完畢,我們就會分別了,你就要當家做主了!你和玲姐沒有修煉資質,就算去仙門也不會有什麼作為,不如留下大唐給天下百姓做事,造福天下也是一種功業,不枉此生!”

劉鶴對衛國公衛佰策下跪行拜師禮,喊道:“聖人為證,恩師在上,請收劉鶴三拜!望恩師不棄!”,三叩禮後,劉鶴端起茶水向衛國公敬茶,衛國公喝了一口茶,禮畢!

衛國公不解道:“聖人,您為什麼讓劉鶴拜我為師,而不是魯國公李道爾,也不是赤國公鐘行輝。他們才能都不在我之下,我很是困惑,請聖人解惑!”

聖人王龍曉微笑地對衛國公解釋道:“你知道為什麼賢王爺以巨大的代價留下龍威軍參軍房良禎嗎?你沒有始終如一地跟隨老主子賢王,而賢王爺已近暮年,他在世還能維護你,他仙逝以後呢,難免龍威軍主帥王毅不會疏遠你,埋沒你一身本領。”

“房良禎是給主帥王毅選的,也是我們以前就商量好的。魯國公李道爾輔佐了兩代帝王,不能和其他人走得太近。赤國公鐘行輝是留給鳳翼軍主帥王弼時的,他不會和我們過於親密。”

“武威陛下和兩位王爺私下找過我,我們商量以後,你留給未來的文王劉鶴。”

“我和你明說了吧,我們評價了你的功過政績,功遠大於過。政績出眾,才能卓絕,治世能臣,忠誠略顯不足,像極有瑕疵的美玉。”

“我帶你出使就是打磨造就你,讓你更加無暇完美。我鶴哥以後就拜託你了,我們文王府的宗旨,沒戰事不掌軍。戰事起,全國軍隊都可執掌,受命於陛下!”

“可以說沒有一絲權利,也可以說權勢滔天。記住,一切為天下百姓,一切為大唐社稷!不能讓權勢矇蔽了雙眼,忘記自己的出仕初心。你們在天下太平時常常掃去掉權勢的灰塵,保持心境乾淨清澈,初心自顯!共勉之!”

衛國公衛佰策感動地雙眼通紅,言語間有些哽咽道:“多謝陛下隆恩,多謝兩位王爺不棄,多謝聖人美意!我感激莫名,我在此立誓,為天下百姓的福祉而謀,為大唐江山社稷而治,為文王府知遇之恩而忠!蒼天在上,地母在下,若違此誓,天地不容,魂墮幽冥無期!”

聖人王龍曉看著劉鶴師徒二人,感嘆道:“明天就要走了,我們在討論一下,看看計劃有沒有疏漏,走!我們回國賓驛好好商議一下!”......

翌日清晨,豔陽高照,雨後的空氣清新略帶土香,聞起來令人心清氣爽。大唐出使團緩緩地駛離道中國國都重烽,隊伍中間帶著各國的回禮車輛,轎內聖人王龍曉一邊喝著茶,一邊透過轎簾眺望著遠方。

劉鶴拿著五份協議文書,在仔細得檢視呢,衛國公在一旁和劉鶴不停地解釋著,小墨趴在主人王龍曉的腳下,閉著眼睛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