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最後一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後一城
赤國公鐘行輝試著說:“聖人,我以為是朝廷故意不給我們這裡增兵,是為了麻痺敵人,讓他們認為我們內部不和,來拉攏我們,一旦他們大有動作,給朝廷出兵的藉口。聖人我說的可對否?”
聖人王龍曉望著赤國公鐘行輝,有所感慨道:“對也不對,我們只是這樣佈局下棋,就看他們這麼落子了。和涇川城以及拂曲城相鄰的州郡,我們大唐都暗中增兵了。這是必要的佈局,若能以謀定之,大唐不會輕言刀兵。”
“為了人族不再有戰火,天下百姓的福祉。我馬上會出使諸國,不讓百姓在飽受戰亂之苦,使得他們在天平盛世中,都可以寒有所衣,餓有所食,耕有其田,商有其道,君明臣直。願所有人家都一直幸福快樂下去,直到永遠!我也在為這個目標,在奮鬥,在努力!”
齊王王琦他們腦中浮現出一個官盡其職、民盡其力、物盡其用,衣食無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乃至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美好人境,敬佩地望著聖人王龍曉,“聖人,胸懷天下,大愛無疆!我們同心協力,一起去盡力做!但願老頭子在有生之年能看到!”
鳳翼軍主帥王弼時一眾武將謀士齊聲喊:“願聖人所盼可以達成!我們一定鼎力相助!”
聽著所有人的心語,聖人王龍曉滿是激動地道:“多謝諸位!以武力征天下,必不長久。以仁德徵天下,定可久遠!天色已晚,大家早點休息!明日再議!”......
翌日早晨,朝陽高懸,溫和輕柔的春風拂過綠葉紅花,美好的畫卷,帥帳中,赤國公鐘行輝在一丈半長七尺餘寬凹桌沙制地形圖旁,沙制地圖上還插著很多紅色小旗以及幾個藍色小旗,對聖人王龍曉一眾人解說著涇川城的軍事部署。
王龍曉不斷點頭,小墨趴在聖人附近眯著眼,豎著耳朵靜靜地聆聽著。
聽著鳳翼軍主帥王弼時的不斷地論述,赤國公鐘行輝拿著一個細長的紅杉制勾杆,杆子跟著王弼時的話語在不斷移動。
等他們所有動作都停止了,聖人王龍曉開始一邊用手指著地圖,一邊微調兵力佈置。齊王王琦有的地方不理解,還時不時詢問聖人王龍曉,得到答案後,扶須沉思著。
鳳翼軍主帥王弼時心中不定,問詢道:“我們大唐南面邊境才五十萬軍隊,如果這時蠻族入侵,我們會兩面受敵,那樣我們大唐就太難了,我心裡有些不安。”
等王帥說完,所有人都望著聖人王龍曉,聖人會想不到嗎?朝廷會料不到嗎?當然不是!王龍曉只好解釋道:“我來邊境之前,我們在蠻族的密探就傳來訊息,蠻族正在和魔族交戰,短時間不會停止。”
“而唐都除了八萬禁軍,還有駐京部隊三十萬精銳隨時可以調動,南面邊境附近州郡還有近十萬部隊,不用擔心!一旦情況有變,我們可以隨機應變!今夜宵禁後我就回拂曲城了!”
“以後北境所有軍隊都歸為我節制,我不在時,以各軍主帥為主!我先去休息了!你們在討論一下!齊王爺、王帥、國公爺,諸位我先告辭了!”
夜間城中宵禁後,王龍曉騎著紫電火龍駒帶著一隊禁軍出城門急速飛奔,齊王王琦他們在城門口望著已經遠去的隊伍,直到看不見了。
齊王王琦樂呵呵地對赤國公鐘行輝和鳳翼軍主帥王弼時說:“聖人送來的那些武將謀士你們考查以後,給他們安排好職位!”
“本王也希望聖人能以謀定之,不用戰士流一點血,人老了,話就多了,以前我可不是這樣,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盛世的到來!行輝、弼時,你們說我能不能活過賢王那老頭?那老傢伙怎麼看起來比我年輕呀?”
鳳翼軍主帥王弼時紅著眼說:“都是孩兒不孝,讓父王過於勞累了,您都六十了,還讓您操心,都是孩兒無能!您一定能夠長命百歲的,不要多想!我們回去早點休息吧!”
赤國公鐘行輝拍了一下王弼時的肩膀,和齊王爺說:“您呀!一定可以看到太平盛世的,再有兩年聖人就上仙門了,也就是說了,聖人要在兩年內平定四方,現在大事一般都是聖人出謀劃策。”
“還有那麼多頂尖謀士,您老沒事在邊城好好休養就可以了!您還能盛世逍遙好多年,不必多思!我們走吧!”
“齊國還好說,楚國那丫的,估計還得打!你們說的對,我操那麼多心做什麼,王兒現在你做主,好好幹!”
“別讓我在賢王那裡丟人,知道不?他雖然兒子多,你一定比他們所有兒子都強對不?行輝你說呢?”齊王一副非要和賢王一較高下的架勢說道。
赤國公鐘行輝低聲地向王弼時問道:“大帥,老王爺在唐都和賢王爺是不是不對付呀,你偷偷告訴我!有什麼趣事沒?”
齊王走到鐘行輝和王弼時旁邊,不懷好意地對鐘行輝說:“行輝,你想知道嗎?本王告訴你呀,何必問弼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