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

朝陽初升,早飯過後,南溪城帥府中,遲帥在一丈半長七尺餘寬大唐一尺相當於22厘米)凹桌沙制地形圖旁,地圖上還插著很多代表大唐的紅色小旗以及幾個代表道中國的藍色小旗,對聖人王龍曉一眾人解說著南溪城的軍事部署。

隨著聖人王龍曉不停地仔細分析,魯國公李道爾拿著一個細長的紅杉制勾杆,杆子跟著王龍曉的話語在不斷移動,桌旁的所有人都在沉思靜聽。

等王龍曉說完後,遲帥開口道:“聖人,我明白了!我們會按你說的部署,你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嗎?”

望著沉思中的所有人,王龍曉用力雙手拍在一起,響亮的聲音令所有人都回過神來,對所有人說:“好了,這也是最後的辦法!先派人去道中國大力傳揚我們大唐百姓的生活狀態,儘快讓他們國的廣大田奴有抗爭的思想。”

“我們加以引導,透過領導一個地方或者幾個地方的起義,引發道中國所有被壓迫的人站出來去反抗。”

“一旦他們出兵鎮壓,我們自己人帶著起義大軍向大唐境內逃亡,讓大唐皇族商人隨起義軍一起回國,到時候他們必定出動鐵騎,追殺起義軍。”

“等起義軍進入我們大唐邊城,讓他們在邊城中大肆宣揚,道中國軍隊無辜殺害很多大唐皇族商人,到時我們以此為由出兵道中國,不過這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最佳的是我以聖人的名義出使道中國,讓他們實施大唐的國策政令,他們要是不聽,就按剛說的方案辦,要是聽的話,我就可能勸降道中國的王室!那樣兵不血刃拿下道中國了!這才是我所願的!”

魯國公李道爾對聖人王龍曉說:“聖人仁德!我先讓唐人在道中國宣傳大唐百姓狀態,可以看著會出什麼情況,以此為據,再做佈置!聖人意下如何?”

聖人王龍曉輕笑了一聲道:“不能只是在道中國這樣做,在其他諸國也一樣,這樣道中國才不會懷疑。我們要在所有諸國人們心中,都種下這樣思想的種子。”

“一旦種子發芽生根,對我們以後的征戰,有百利無一害!若能以思想一統人族,是我的最大心願!好了,我先走了!來人,把這封信送給賢王爺!”

一名禁軍將士接過信函,向眾人躬身一禮,而後疾走而去。這時聖人王龍曉喊來一個和自己相貌身高有七分像的禁軍軍士,聖人王龍曉與其交換了衣服,低聲道:“你坐上轎子帶隊伍去正北面邊城拂曲,他們會在城門口迎接你的!你們現在就啟程!走吧!”

假的王龍曉向眾人躬身施禮,帶著一些武將謀士走出郡府,坐上轎子帶著隊伍出城門,向正北面邊城拂曲郡而去。

聖人王龍曉對自己帶來剩下的武將謀士說道:“你們先去休息吧,等晚上邊城宵禁後,我們再出城!你們去吧!”

遲帥似乎不解其中意,迷茫地望著聖人王龍曉,詢問:“聖人,你這是唱哪出呀!你難道要去東北面邊城涇川嗎?您不按規律出牌呀!你們就算晚上去,也叫不開城門呀!要不您先給齊王爺傳信過去!”

聖人王龍曉神秘一笑,望著魯國公李道爾說:“國公爺,你對我不去送信怎麼看?有沒有什麼想法?”

魯國公李道爾尷尬一笑,望了一下聖人王龍曉和遲帥,“我也不明白聖人為什麼這麼做?不過我可以肯定聖人已經把訊息傳過去了!”

“你們不要想太多,沒那麼神秘,我讓賢王爺他們把隊伍接進城後,然後寫信給齊王爺的,信函由賢王爺寫。”

“此時我們南溪跑出兩隊傳信兵,容易被懷疑。我才讓賢王爺傳信!”聖人王龍曉樂在其中地道。

聖人向眾人一禮後,也去休息了!

月兒彎彎,星兒眨眼睛,等城中宵禁以後,聖人王龍曉騎著紫電火龍駒帶著一隊人悄悄地出城門,向東北面邊城涇川賓士而去,一刻鐘以後,他們到達涇川南城門下。

聖人王龍曉讓人舉起火把晃了三下,不久後城門緩緩開啟,齊王爺帶著車騎將軍王弼時在城門口迎接隊伍,笑眯眯地對聖人王龍曉喊道:“聖人,您可算是來了,走!我們到府中敘話!”

帥府中,聖人王龍曉高坐中央帥案後面,左側做的是以原濱國國師鐘行輝為首一眾謀士,右側做的是以齊王王琦為首一眾武將。

聖人王龍曉喝了一口茶,樂呵呵地對齊王王琦說:“齊王爺,要是起戰事,您老要把帥位讓給你兒子王弼時,行不行?”

“陛下的意思是,您畢竟年事已高,不宜過度操勞,讓車騎將軍王弼時歷練,您老在旁指點他,盡善盡美地完成承接。對您,對大唐都算完美不是?齊王爺您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