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書計一行,記者們“嘩啦”圍了過去,話筒、收音裝置等紛紛伸過去,問題則連珠炮地拋向明峰。

霎時明峰額前冷汗就冒出來了:誰事先做的現場踩點?清障人員、保安人員跑哪兒去了?手底下這幫混蛋都傻了,不曉得把討厭的記者隔阻到外圍?

混亂當中秘書躲在後面提醒道:“是京都臺記者……”

難怪敢於橫衝直闖而無人阻攔!

明峰還算穩得住陣腳,微笑道:“太吵了我聽不清楚,各位能不能推舉兩位集中提問?”

還用推舉,第一位就是京都電視臺記者,連續問了三個問題:

“對於陳大爺的死,醫院方面、警方和社群都有哪些實質性措施,官方有無與死者家屬進行接觸?”

“七十多歲數跑到社群反映切身問題,是不是官方宣傳的無理取鬧?道理到底是什麼,有關部門有沒有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固建區鬧到現在根源是什麼已經很明顯,請問市正府有哪些針對性措施,計劃什麼時候平息大小規模群訪?”

陳大爺是誰,怎麼死的,目前是什麼狀況,明峰等市領導根本沒聽下面的人彙報過!

至於針對性措施和計劃倒有很多,但絕大多數都不能公開,都是有限的、分密級地逐層逐級部署落實,哪能站在大街上說?

但話筒都舉到嘴邊了,哪容得明峰象往常那樣仔細斟酌、反覆揣摩?

萬般無奈之下明峰大而化之從全市宏觀層面談了幾點看法,提了幾點希望,作了幾點要求,當然都是官方老生常談毫無新意,倉促之間能在絲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組織起這些語言也不錯了,總比更多官員在鏡頭前一問三不知、態度生硬好很多,然而很可惜,記者問的三道題目一點兒沒沾到邊。

京都電視臺對申委常委級領導還是比較慎重,邊剪輯邊聽候上級指示。但現場媒體太多了,這段答非所問的影片幾分鐘後就流傳到網路從而引發軒然大波。

各種指責、各種咒罵、各種攻擊……

兩天後也就是臘月二十八,代表主流和官方的京都電視臺終於播放這段採訪,題目是:漠視民意能做好群體事件疏導工作嗎?

主持人強調指出,個別領導與我們人民群眾之間好像有堵隔離牆,聽不見群眾呼聲,看不到群眾作為,甚至連陳大爺猝死都不知情,抱著這種態度去處理最敏感的群體問題、上訪問題,後果可想而知!

若說春節前很長時間內京都方面在換不換明峰問題上搖擺不定,此事一出,迫於民意也必須臨陣換將。

不過明峰冤不冤呢?實事求是說有一點點。

固建區的矛盾、群體事件、上訪戶猝死等從職權上講應該歸市長張犖健負責,很大程度其實因為張犖健的處理乏力導致市工作被動。

所以任命檔案明確方晟擔任渚泉國企改制領導小組組長,就是要他上任後及時把擔子挑起來,不能再惹出事端。

某種意義上,這回方晟又是臨危受命。只是出於種種原因和制約,京都方面並沒有把張犖健一起拿掉,僅輕描淡寫將他從領導小組組長改任副組長,連句戒勉警告的重話都沒有。

無形中又為方晟設定了一道坎,在瞭解到固建區矛盾的來龍去脈後,愈發感覺明峰答非所問有其內在邏輯。

明峰從頭到尾沒參與固建區矛盾的解決,當然也可以說他故意迴避矛盾,導致面對記者的詰問滿嘴官話套話。

那為什麼上級不索性把矛盾壓到張犖健身上,而指定方晟介入呢?迷霧重重。

鍾組部負責談話的領導說了句話:原山以及固建複雜局面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希望方晟同志尊重而不排斥、化解而不打壓,妥善圓滿地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矛盾。

喜歡掌權人請大家收藏:()掌權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