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彙報,方晟沒有輕率發表意見,而是問:“各位有什麼想法,都說說看?”

哪個敢說話呀,眼下潤河化工廠就是個大坑,逮上誰誰倒黴。常委們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

“伯林暫代總指揮了,先說說看。”

方晟點了婁伯林的名。省裡雖然要求方晟接手處理潤河化工廠事件,但市.委不便參與地鐵專案建設,因此婁伯林硬著頭皮接過總指揮頭銜。

唉,在方晟手底下高調張揚固然不行,低調謹慎也躲不過去啊。

婁伯林心裡哀嘆道,細細斟酌片刻道:“我想當前要確立兩個前提,一是不能因為潤河化工廠事件影響地鐵建設總體進度,相反各部門各條線要堅定信心、排除萬難,更加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潤河化工廠事件必須要在司法框架下得到妥善解決,這個過程中行政不干預,但我們的司法系統也不能因為外部壓力而動搖。”

“走司法程式一拖就是幾個月,耗得起嗎?乾脆繞道施工,不就多花幾個錢嗎?權當花錢消災了。”賀錚不滿地說。

有賀錚衝在前面,盧克松順勢說:“按慣例市政工程可以從廠區下面穿行,問題是判決下來外界、外媒怎麼想,會不會指責司法系統跟正輔穿一條褲子?”

“本來就應該置於地方黨委領導之下嘛。”宗華火上澆油道。

見這個場面婁伯林心頭一緊,知道隨著盧克松、宗華的空降,加上賀錚已迅速形成對抗方晟的合力;段勤、鞠紅翔等人一方面被省裡敲山震虎有所惕意,另一方面受岳家灘刺激對方晟逐漸起了防範之心,有與空降派聯手的傾向!

車叢頂了一句:“美國小縣城的法官還敢判外國元首有罪呢,只要問心無愧怕什麼?所有環節都可以擺到檯面嘛!”

“變更地鐵施工線路不是小事,不單單錢的問題,要慎重行事。”鹹翡說了句相對持中的話。

宗華卻加以反駁道:“拖點時間沒關係,我們在申報環節只用了別人的幾分之一,時間不是問題,但要把關係理順了才能動手,不能帶病施工。”

說到這裡常委會分裂格局已經形成!

十一位常委,鄭南通暫時靠邊站、歐陽政委沒參會,剩下的九位當中以賀錚為首三位是反對派,車叢、鹹翡、婁伯林則站在方晟這邊,還有段勤、鞠紅翔兩位資深本土派處於觀點狀態。

地鐵施工線路繞不繞道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終於有堅定同盟在常委會狙擊方晟,而非凡事都由他說了算,任何反對意見都無效。

這大概才是省裡一下子換兩位常委,卻讓年紀更大的賀錚留任的初衷。

“段勤同志什麼看法?”方晟不怕事大地問。

段勤還象彌陀佛似的一臉憨笑,雙手揉著肚子,道:“首先要相信我們司法系統的獨立性,自己人都不信,外媒更不信了;但也要兩手準備,地鐵專案週期長、要求高,來不得半點含糊啊。”

兩邊都給甜棗子,一個不得罪。

方晟微微頜首,又問:“最近紅翔那邊壓力大呀,接下來有哪些措施打算?”

鞠紅翔早有準備,翻開筆記本說:“我已經跟伯林同志會商了一下,準備以施工名義從坡子路開始設定四道障礙,除工程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擅入;各路記者要採訪怎麼辦,實施嚴格的採訪證制度和陪同制度,凡進入施工區域採訪必須徵得地鐵建設指揮部和市.委宣傳部同意方可;通知全市酒店、賓館、網咖等經營機構嚴格身份甄別,上網實現實名認證制度……”

“這樣處處封堵的做法無利於問題的解決,相反會引起媒體、記者普遍反感,製造更多有關潤澤的負面報道。”宗華搖頭道。

“那請問宗華同志,如果你是宣傳部長打算怎麼做?”鞠紅翔反問道。

宗華到底長期在省正輔衙門歷練,見慣大場合,不會被一下子詰倒,緩緩道:“堵不如疏,潤河化工廠反正已經是臭水溝了,不妨敞開來讓他們報導,就那塊地方能翻什麼花樣?兩三天工夫就覺得沒意思了。”

盧克松說:“對,反而你越禁那些記者越覺得刺激,變得法子跟你捉迷藏,弄些鬼鬼神神的報匯出來。”

憑心而論鞠紅翔幾點措施有些偏激,的確容易激化矛盾,盧克松和宗華說得反而務實。

然而到市廳這樣的層級尤其方晟所處的位置,對與錯、是與非並不是衡量答案的唯一標準。正如任命新公安局長,可以有若干個選擇,每個選擇都有合理解釋,那麼是不是“好人”、“好乾部”有什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