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章節報錯
第六十六章
我又在府中靜養了大半個月,身體已無大礙。
康熙說想要見見十三爺的女兒,我便帶孩子到了乾清宮。
剛上了石階正碰見玉檀端著茶盤迎面而來,她向我們行禮問安。
我見她的模樣似乎有事要說,正想駐足問問,同來的十四卻並不等我,徑直向前走了。
我見狀也只得緊趕了幾步跟上他的步伐,再回頭時見玉檀仍站在原處望著我們。
康熙見了孩子,流露出平日少有的慈愛,唇角也有了一絲笑意。
等嬤嬤將孩子抱走,他自語道:“這孩子眉宇間倒是有幾分胤祥的英氣。哦,你們倆先都坐吧。”
想來康熙平日裡還是記掛著十三爺的,想到這兒,我感到一絲欣慰。
我並未坐下,進言道:“皇阿瑪,這孩子還未曾起名,十三爺的意思是希望皇阿瑪能施恩為孩子賜名。”
康熙坐在榻上想了想,卻問:“胤祥他還說什麼了?”
我隨即答道:“十三爺對往年之事悔恨不已,對未能在皇阿瑪膝前盡孝更感痛心。他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皇阿瑪。”
康熙點頭,臉上眼中都未見有一絲波瀾。
他看著我說:“還想著替胤祥說話。”我被他說的一愣,康熙又緩緩說道:“他是孝心可鑒,卻更為情義所累。做錯事只後悔又有何用。”說著康熙嘆了口氣,低頭飲了口茶。
我與十四不由對望了一眼,心中更感無奈。
康熙又繼續道:“他雖然不能在朕跟前盡孝,但希望他的孩子日後可以在他膝下承歡。不如就為孩子賜名承歡吧。”
康熙說完看了看我倆,我和十四忙應聲附和說好。
我心想康熙自己此生已是難享天倫,他對十三爺有此期盼何嘗不是因為他自己的遺憾,又或者預示著終有一日他會給他可憐的十三兒一個再獲自由得享天倫的機會?不過這個名起的當真是合人的心意。
康熙又向我們詢問了些日常瑣事,叮囑我好生照顧自己。
那邊已經有人來報說幾位阿哥已經都到了,正在書房侯著。
我等康熙和十四都離開後才帶著承歡和嬤嬤準備離開暖閣。
剛走出沒幾步,就見不遠處的康熙怒氣沖沖的從書房出來,衣襟好似濕了一大片,後來李德全則一路跟在後面,看樣子應該是去更衣。
難道是誰奉茶時不小心將茶傾在了康熙的身上?
我心中升起一陣不祥的感覺,不由得向書房走去想看個究竟。
等我快步走到書房門外,正見兩個小太監跟著玉檀從裡面出來。
她面色平靜,絲毫看不出觸怒聖顏後的驚恐。
“玉檀。”我不由得叫了她一聲,她卻恍若未聞一般從我面前走過。
我回頭看向書房裡,四爺、九爺和十四正坐在同側一起看著我。
我將目光從他倆身上迅即滑過,落在十四身上。
十四見狀,忙起身出來將我拉到一旁,他壓低聲音對我說:“有什麼事,等我回府再說。”
“究竟發生什麼事了?”我拉住十四問道。
“玉檀奉茶時打翻了茶杯,惹惱了皇阿瑪,被罰了杖責四十。”十四的聲音仍然很低,唯恐有人聽到。
我簡直不敢相信,一向寬仁的康熙會因為這點小事罰的如此重,一個芊芊弱女子被杖責四十和要她的命有何異?
“若曦?”十四晃了晃了失神的我,神情凝重的說:“好了,你先出宮,其他的等我回去再說。”然後招呼陪同而來的嬤嬤太監,他說道:“立刻帶著格格隨側福晉回府,不許在多做逗留。否則嚴懲不貸。”
他的語氣不容置疑,嬤嬤和太監自然不敢違逆,一起將目光投向我。
我點點頭,也知道自己即便留下,此刻也無力再做什麼,只得惴惴不安的回到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