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惺惺(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樣的生活不知過了多久,他遇到了鄭提督。那時的鄭提督還只是羽林軍中的見習軍官,率著一支隊伍跟隨祖皇爺巡查。不知為何,在圍觀隊伍裡的破軍看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鄭提督覺得很是不忿,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個靠著父祖蔭蔽發達的富家子,於是想起了項羽見到秦始皇鑾儀時的感慨,指著鄭提督發出了相似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
“祖皇爺是誰?”七裡雖然想安安靜靜聽故事,還是忍不住問建文。
“就是我的皇爺爺,大明的開國之君,靠著一雙手,兩條黑色長槍打出這萬裡江山的絕世英豪。”說到自己爺爺建文忍不住挺起胸膛來,他爺爺當初以一介布衣起家,竟能蕩平群雄,將韃虜從中原趕出去,一掃百年腥羶,想想就熱血澎湃。
“韃虜?”七裡的腦袋裡顯現出騰格斯渾濁懵愣的面孔,似乎看到幾百個那樣的家夥穿著朝服在紫禁城的朝堂上傻笑,寶座上的皇帝也長著和騰格斯相同的臉:“你在講蒙元嗎?哦……好像是啊,聽說他們當初還攻打過日本呢。”
“可不是,但是貌似失敗了,大概是因為帶兵的提督是和騰格斯一樣會暈船的蒙古水師提督吧?”講到這裡,建文突然想到,自己和騰格斯其實也算是敵人呢,畢竟騰格斯家族所效忠的草原勢力,至今還經常找大明的麻煩。
和七裡閑扯完,建文繼續講起破軍的故事:
聽到這句話的不光是鄭提督,還有羽林軍的許多將兵,破軍敢這樣對一位皇家軍官說話,肯定是大逆不道了。於是,幾名羽林軍上來要抓破軍,破軍當然不可能簡單被他們抓到,三兩下就將他們都打趴下了。鄭提督看破軍那麼能打,也被激發出少年人的好鬥之心,跳下馬來和破軍廝打。鄭提督從小學得一身好功夫,破軍則是碼頭上打出來的,兩人打了上百個回合都不分勝負。後來,羽林軍看鄭提督拿不下這個愣小子,幾十人一擁而上才把他制服。
本來,破軍以為這回自己死定了,至少也會被流放到什麼偏遠地方。沒想到,鄭提督看上他的好功夫,在祖皇爺面前求了情。祖皇爺將破軍叫來考他的拳腳,人又極是聰明豪俠,心裡也很是喜歡。結果,祖皇爺將破軍留在身邊,同鄭提督一起做了見習軍官。
三年後,兩個人在全軍的大校演裡脫穎而出,雙雙以全勝紀錄成為正式軍官,分派去沿海衛所。在對倭寇的作戰中,兩人通力配合,以極少兵力連破倭寇水寨,在水戰和步戰中都顯示出卓越天賦。祖皇爺對他們的表現極為賞識,當時的大明天下草創,除了北方草原和南方倭寇的威脅,四方小國也不願臣服,奉大明正朔。考慮到兩人都熟悉水戰,又都是祖皇爺信任的人,於是組建帝國遠洋水師的任務,被交到了兩位年輕人手上。
“你祖皇爺真是敢用人,這樣年輕的兩個青年,竟然讓他們掌管整個帝國的水師?”七裡又忍不住插進話了。
“那還用說,我祖皇爺幾十年前鼎定天下時,曾在鄱陽湖同他的對手發生過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水戰。”說道這裡建文再次覺得胸中澎湃起來,祖皇爺是他最尊敬的人物:“當年我祖皇爺坐在白色的戰艦上,一艦當先沖在數百艘戰艦之前,主艦旁指揮兩翼的是跟從他起兵,被稱為雙璧的兩位將帥。我猜,祖皇爺一定是希望將鄭提督和破軍著力培養成新的大明雙璧,拱衛國家的海疆。”
建文繼續講:
鄭提督和破軍建造了龐大的艦隊,數年中他們率領這龐大的艦隊多次遠徵,討伐海盜、懾服不肯順服的諸國,逐漸將紛亂的南洋重建秩序。
多年的徵戰,將兩人都段煉成舉世無雙的水師將領,各自在艦隊中建立起了威信,大明水師有了兩位提督。即便如此,他們兩人的關系依舊好得如同少年時一樣,鄭提督是兄,破軍是弟,兩人無論做什麼事都總是為對方著想,從未發生過爭執。兩人都對大明忠心耿耿,只是破軍專心履行自己作為水師提督的天職,鄭提督卻熱衷於朝廷政治,時刻關心著宮廷動向。
爭執終於出現了。
那一年,他們的艦隊正在遠徵的路上,萬裡之遙的大明傳來資訊,祖皇爺駕崩,新皇帝也就是建文的父皇即位。
新皇帝需要有力的支持者,他殷切希望成年對自己示好的鄭提督率領強大的艦隊回到大明,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以懾服那些手握重兵、不安分的親王們。鄭提督對此饒有興趣,在他看來,兄弟二人再次通力合作、在朝政的兇猛波濤裡謀求新高峰的時代來臨了。破軍則對朝政毫無興趣,甚至可以說是厭惡。他不習慣朝中官員陰鷙狡黠的嘴臉,對他來講,波詭雲譎的朝廷陰謀比海上的颶風更難應付。
更何況,他們即將面對的是二人遠徵以來最強大的敵手,上千艘戰艦組成的南部聯軍正朝著他們襲來。假如他們退軍,多年來經營的南洋秩序將毀於一旦。破軍希望專心對付眼前的敵人,鄭提督卻缺乏戰意,只想快點回到大明本土。他們爭吵了整整一夜,破軍才勉強說服鄭提督和他一起先打敗強大的敵人。
然而,作為主攻的破軍和敵人血戰拼殺時,鄭提督卻沒有按照計劃前來,海戰開始五個時辰後,意興闌珊的鄭提督艦隊才出現,並給予敵人最後一擊。破軍為此大發雷霆,水師的將領們從未見破軍發過那麼大脾氣,鄭提督的遲到使他損失了將近一半的船隻,他同鄭提督大吵了一架。
兄弟二人維持了十幾年的親密關系徹底破裂。他們決定分道揚鑣,鄭提督率領主力回到大明參與新皇帝的皇位鬥爭,少數忠於破軍的將兵則與破軍一起放棄軍職和真名,留在南洋開拓他們的新世界。
破軍在海圖上用筆畫了條線,這條線以北是大明實控的南洋,以南則是尚未探索的黑暗世界。他說,這條線以北交給鄭提督,自己將去更南的海域開拓新天地。
“君行其易,我行其難。”說出這句話的破軍從此和鄭提督再也沒見過面。
後來,鄭提督成功幫助新皇帝穩住皇位,成為皇帝身邊炙手可熱的權臣,破軍在南洋重組他的艦隊,在大明控制外建立了蓬萊島。鄭提督幾次三番給破軍寫信,希望他重新歸順朝廷,但破軍都婉言謝絕了他的邀請。他說自己忠於的皇帝只有祖皇爺一人,既然祖皇爺不在了,他也不想再向任何人稱臣。漸漸地,破軍在南洋之南的化外之地建立起自己的獨立王國,被征服的小國紛紛向他稱臣納貢。雖然名為海盜,破軍卻同七殺和貪狼共同簽訂了一份條約,由三位大海盜共同維系南洋的秩序。
“他們簽了協議?是什麼樣的協議?”七裡又問道。
“這我哪裡知道,破軍不說,我自然也沒問。”建文抱著肩膀,雨點順著冷風從他脖領子鑽進來,凍得他全身蜷縮起來:“也許,破軍真正效忠的只是我祖皇爺一個人罷了,祖皇爺駕崩,他自然不必再效忠我父皇。鄭提督用大明水師一半艦隊誘惑他,他說覆水難收,兩人如今已是官匪殊途。他對大明還懷著赤膽忠心,也許是在替祖皇爺守著這片大海。鄭提督從來沒有在我面前提起過破軍,但破軍對鄭提督還心存兄弟情誼,雖然嘴上說著今生今世不會再見他,卻一直關注著鄭提督幾次出航,還把航線畫在地圖上……”
說到這裡,建文有些默然,他何嘗不是和破軍一樣,對鄭提督懷著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既有愛,也有恨,有時是愛恨交織,不知該如何表達。
“那你和破軍說過鄭提督殺死你父皇的事嗎?”七裡見建文有些消沉,於是想和他多說說話。
“那個?啊……我沒說,畢竟不知他和鄭提督今時今日關系如何。不過看他對祖皇爺情深意切,我大著膽子拿出了傳國玉璽,想看看他會如何。”
“如何了?”
“他立即正色說,若是我有意重登大寶,他願將蓬萊十萬人馬都納於我麾下。”說到這裡,建文故意停下,想看看七裡的反應。誰知一看七裡的臉,他“噗嗤”笑了出來。原來之前為易容裝作小廝,她把臉畫成了男人模樣,但雨水一淋,她的妝都花掉了,現在臉上黑一塊黃一塊,看著極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