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回憶細節(第2/2頁)
章節報錯
方言的到來,意味著支隊工作的全面展開,案發現場一死一傷,所以白中元必須過去進行彙報。在介紹之前發生的一切時,他沒有做太多的隱瞞,除了與犯罪嫌疑人的直接交談外,其餘全部做了如實講述。
這其中,也包括剛才的足跡勘查。
聽完之後,方言額頭的疤痕又縮排了抬頭紋中:“中元,我首先要向你承認錯誤,如果當時多派些人過來,或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如今受害人已經死亡,趙元昊又遭遇襲擊陷入了昏迷,這都是我的責任。”
“老方,現在不是攬責的時候,儘快做出應對吧,這名犯罪嫌疑人可難纏的很。”白中元不想浪費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放心,在趕過來的時候,已經做出部署了。”稍作調整,方言便又恢復了雷厲風行的本色,“我剛剛做過了解,案發現場的勘查工作還沒有結束,屍體也剛剛運回支隊,短時間內怕是無法指望上物證線索。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採取最難見成效的辦法,進行地毯式的走訪排查,看看能否獲取到有關犯罪嫌疑人的線索。”
“我贊成。”對此,白中元沒有任何的疑義,抬手朝遠處指了指,“那是個小廣場,經過那裡會抵達廉租房小區。由於小區的環境與連環案的前三名受害人居住環境相似,所以我做過重點關注,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情況。”
“說說看。”方言追問。
“與其空口說,倒不如直接過去看看。”
“帶路。”方言點頭。
算不上輕車熟路,但白中元還是輕而易舉的帶著方言等人來到了小廣場這裡,走到邊緣他停了下來:“老方,謹慎起見,盯防之初我在這裡換下了配發的制式雨衣,改為了打傘。雨衣當時就被我藏在了這個地方,你猜最後怎麼樣了?”白中元走到灌木叢旁邊,蹲下身來做出了明確指認。
“丟了。”方言解釋,“因為你現在還打著雨傘。”
“你覺得這代表了什麼?”
“你被盯上了。”
“是的。”白中元點頭,“我們根據案件徵象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過心理和行為側寫,並將其劃分到了反社會人格的範疇當中。除此之處還猜測他故意製造恐慌、挑釁警方,丟失的雨衣就是進一步的佐證。”
“換句話說,從始至終他都在盯著我們的行動。”方言若有所思,“看來你在指揮車上的那番推測都是對的,在我們透過案件徵象鎖定再次犯案的區域後,嫌疑人根本沒有任何的緊張或是失措,相反他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完全正確。”說完,白中元站起了身,“走吧,稍後還會有更多的發現,到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名犯罪嫌疑人有多狡猾了。”
這次,白中元直接將方言他們帶到了路口,重點關注的自然是那塊路障警示牌:“設下路障,斷絕了小區居民走這條路的可能,從而規避了暴露的風險。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縝密籌劃的。”
“這似乎說不通啊?”方言皺起了眉頭,“雨天本就人少,這條路又非小區正門,按照嫌疑人的心思來講,他完全沒有必要設下路障。萬一被人發現,少不得又是大麻煩,這似乎不合邏輯啊。”
“你說的沒錯。”這點,白中元不會否認,“僅僅是潛入作案,的確沒有必要這樣做,可如果他的目的不是去殺害那名女性受害人,而是別人呢?”
“誰?”
“值班室的門衛。”到了現在,白中元已經明白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意圖,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聞言,方言驟驚:“你是說他殺害了兩個人?”
“不是沒有可能,但我更願意相信另外一種可能。”
“什麼?”
“我猜他沒有殺害門衛,只是將其制服了。”白中元做了進一步的解釋,“不同於連環案之前的作案環境,這次犯罪嫌疑人已經知道我們在盯防布控,因此他繼續犯案的時間不會過於充裕,這也是他為何選擇在前半夜下手的原因。因為到了後半夜沒有人活動以後,作案難度和暴露風險都會增大。”
“沒有殺害門衛,那就是將其打昏了?”分局大隊長王剛開了口。
“門衛就算昏迷,也不是打的。”
“為什麼?”王剛不解。
“因為打擊導致昏迷的時間是不可控的。”說到此,白中元做了提醒,“其實,他所採取的手段很簡單,想想之前的案子就知道了。”
“麻醉劑?”王剛恍然大悟,“是的,一定是麻醉劑,只要劑量控制好,既不會致人死亡,又會讓人失去行動能力和知覺。”
“如果是這樣,犯罪嫌疑人勢必要找個地方將門衛藏起來,會是哪裡呢?”方言目光四處搜尋著。
“不用找了,應該就藏在門衛室裡。”此時,白中元想起了一個不起眼的細節。
喜歡以罪之名請大家收藏:()以罪之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