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不能松,松則散。

一盤散沙的軍隊,沒有戰鬥力。

但帶兵也不能過嚴。

過於嚴厲,雖表面服從卻心懷怨恨,說不定什麼時候,將軍便死在了己方的無名小卒之手。

所以,帶兵要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一天的時光,很快就在操練陣法中度過。

轉眼又到了晚膳的時間,楊安同樣為十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並和他們一起吃飯。

十人吃得盡興,居然有一人得意忘形,問楊安有沒有酒喝?

楊安頓時沉下臉來,額外多加了一條軍紀:

十天訓練期間,不得飲酒。如有飲酒者,十人連坐處罰。

聽完這條軍紀,眾人頓時都苦著個臉,就連吃飯bia唧嘴的那位,聲音也小了很多。

所以這頓晚餐吃得比中午要沉悶一些。楊安第一個吃完,放下碗筷就走。

十人以為楊大人生氣,站起抱拳恭送。

楊安一擺手,不以為意。穿越過來後,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又怎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裡?

回到自己的住處後,楊安沒有馬上休息,繼續習練趙三教他的武藝。

白天在演武廳練習的是長槍,晚上回來後,練習的是拳腳功夫。

他得抓緊時間把這些都練得熟了,一方面是為了迎接十日之後和左衛率的比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有自保能力。

堂堂內率府最高將領,總不能每天搞幾個保鏢在自己身邊跟著吧?一旦上陣殺敵,居然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他又怎能在陰謀四伏、危險重重的太子東宮中活下去?

雖然楊廣收買的內奸姬威已被自己除去,但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第二個、第三個姬威?

也正因為有此擔心,他要在左內率的一批將士之中,培養出自己的一批心腹,為自己監視東宮大小官員的行蹤。以防自己和太子被人賣了,還在幫人家數錢。

就在楊安練得正投入,連衣服都脫了好幾件的時候,外面有人來報,說是趙三手下的小太監求見。

楊安連忙穿上衣服,來到門外。

他跟趙三約好的,沒有重要事情不要找他。

楊安希望是好事,不是壞訊息。

見到小太監後才得知,太子楊勇用過晚膳後,一改常態,沒有像以往一樣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而是自己一個人跑到後花園去了。

“有沒有讓人送酒菜過去?”楊安問道。

冬至以後,太子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醉生夢死,都快一個月了。

“沒有。”太監小心翼翼地弓著身子,

“太子最近已經很少喝酒了,最近幾天更是滴酒不沾。”

“滴酒不沾?”楊安看向小太監,“之前怎麼沒聽你們跟我說?”

“不是小的不想說,是您此前吩咐過,沒什麼大事不用找您。”

“哦,”楊安一想,自己確實說過,於是一揮手:“行了,我知道了。”

“您不親自去看看太子?”小太監一愣。

“不用,什麼時候太子殿下想到我了,會找我的。”

說完,楊安回頭走進大門。

太子從閉門不出,到願意走出來,是一個好跡象,

從整天醉生夢死,到現在的滴酒不沾,是一個更好的跡象。

這兩個跡象表明,太子已經從陰影之中走了出來,思想上也成熟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