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前世只是一名初中班主任老師,

可他不併不僅僅只是一名班主任,還是一名優秀的歷史特級老師。

他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

憑著這些興趣,他不但深入研究歷史,而且跟歷史相關的一切事物,他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求證之心。

歷朝歷代的更迭變換中,無不伴隨著戰爭,而戰爭中自然就要用到兵法、排兵佈陣。

因為對歷史的熱愛,楊安在前世的空暇時間,也喜歡對照著歷史上的大小戰役,手邊擺上一張當時的版圖,研究兵法,研究排兵佈陣。雖然用不上,可也給他帶來不少的樂趣。

他深知,練兵最重要的是練心。

如果心志不夠堅定,任你武藝多高強,武器多先進,可是一聽到敵人來了,未戰先怯,立馬聞風而逃,就是再多的兵,也是兵敗如山倒!

練心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練成的,更何況眼前的這十名士兵,昨天才剛剛認識楊安。

要說楊安僅憑几句話就能讓十人和他一條心,那就是無稽之談。

要想十人同心,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必須靠平時的刻苦訓練,再加上嚴明的軍紀,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陣法的威力。

時間倉促,只有短短十天。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十人訓練至配合得爐火純青的地步,幾乎沒有可能。

但只要方法得當,十天之後,讓他們應付三倍於自己的敵人,完全沒有問題。

此時,楊安站在十人組成的陣型之中,正在大聲闡明軍紀:

“這十天的訓練,我對你們的軍紀要求只有兩點,”

“第一,把每一天的每一次訓練,都當做實戰來進行,不要擔心受傷,我會讓你們披上盔甲,同時兵器也經過了處理大大降低殺傷力。”

“但如果你訓練不認真,不但自己會受到懲罰,而且會連累同隊之人受到懲罰。”

“這也是我要求的第二點,賞罰連坐。你們現在一列五人,分成兩小隊,按照我之前所言,熟練掌握盾牌,狼銑,長槍,短兵之間的配合後,再進行防禦和進攻的訓練。”

“對戰雙方各五人,你們要五人同心,”

“一人進則四人同進,一人當先,若同隊其他四人不救,致使被擊倒不能爬起,則等同於戰場上的陣亡,四人俱連坐處罰。”

“且每五人當中,盾牌手兼隊長之職,對戰時,盾牌手被擊倒,全隊受罰。”

軍紀說完之後,楊安便站到一邊,讓兩個小隊自行熟練兵器的用法。而他自己則在一邊拿了一把長槍,習練趙三教他的武藝。

說來也奇怪,雖然楊安沒有看著這十人,可每當十人當中有一人偷懶,便會受到楊安的呵斥。

而且並不僅僅只是呵斥這麼簡單,一人偷懶,十人連坐受罰。

楊安的懲罰雖然不重,但是卻很磨鍊他們的耐力和意志力,比如一人偷懶,十人就要被罰做某個動作十次,甚至二十次。

不過一會的功夫,再也沒有人敢偷懶,因為只要有一人稍微透漏出一點偷懶的意思,立馬就會有另外九人提醒他:

“你不想好了,偷懶一次,要花十倍的力氣才能補回來。”

“難道你想害我們九個都陪著你受罰?”

十人相互配合協作,卻又相互監督。連坐法大見成效,可以說立竿見影。

看著十人將兵器的是使用方法和陣法熟悉的差不多了。楊安讓他們進行總結,並指點出其中關鍵,之後再接著練。

如是三番五次後,楊安便讓兩人分成兩隊,開始演練陣法的使用。

楊安同樣讓兩隊自行操練,他只管在一邊練習長槍。趙三教他的武藝中,包括各種兵器的使用,但他更感興趣的還是長槍。

這次兩隊組隊進行對戰,再也沒有人敢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