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楊安升官(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安初見太子妃,相談甚歡。
楊安穿越後的理想,就是幫助太子楊勇改正不良缺點,好成為未來的明君,延續大隋的壽命。
而太子妃透露出來的理想很簡單,那就是和普天下的夫妻一樣,恩恩愛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以後的理想不敢說,但目前的理想就這麼簡單。
兩人的理想有重合的部分,自然結成了同盟。
太子妃甚至許諾,楊安有什麼難辦的地方儘管開口,只要她能辦到,一定盡力而為。
楊安恰好想起來有一件事,可以讓太子妃幫自己出出主意。
那就是姬威的事。
已經關了他十多天了,楊安一直沒有找到如何處理的法子。
沒想到,問題到了太子妃這裡,就變得簡單起來。
太子妃的本意是給姬威捏造一個罪名,就是對太子妃不敬,把她根本不放在眼裡。
可楊安一分析,覺得罪行還是不夠,得更加嚴重一些。
於是兩人一合計,就給姬威編造了一個品行不端加上弒太子妃之罪。
就說姬威酒醉,在東宮內看上了一個宮女,獸性大發,正要行不軌之事時,卻被太子妃撞見,怒斥姬威。姬威不但不收斂,反而藉著酒勁辱罵太子妃,說太子妃壞他好事。
太子妃一氣之下,讓人教訓姬威,誰知姬威仗著自己是東宮將領,會技擊之術,把太子妃的人都給打倒了。到最後還是太監首領趙三舍命相博,失手將姬威殺死,才保全太子妃。
楊安與太子妃商定好相關細節,確定此事可行後,趙三領著人將姬威從關押的地方提了出來,找到定好的姬威犯案的地點,製造出打鬥現場後,趙三當場處死了姬威。
隨後,太子妃便到獨孤皇后那去哭訴,說姬威大不敬,連她都要殺。本來獨孤皇后是不信的,可太子妃哭著把事情經過詳細一說,姬威又是酒醉又是對宮女欲行不軌的,頓時獨孤皇后就信了。
要知道此時姬威不過三十四五歲,正當壯年,再加上喝醉了酒,慾令智昏大有可能。
再說獨孤皇后最恨丈夫對妻子不忠,姬威家有老婆孩子,卻看上了有幾分姿色的年輕宮女,這還了得?
就衝著姬威對妻子不忠這一條,獨孤皇后定要讓姬威官降三級;更何況姬威是對宮女用強,人家不願意,他還要霸王硬上弓?
觸犯這兩條,在獨孤皇后的眼裡已經基本是死罪了。
獨孤皇后一邊聽著哭訴,一邊安慰太子妃,忽然憤怒責問,東宮管理亂成一團,太子妃身陷險境,太子又在哪裡鬼混?
若是以前,太子妃定然是不會說太子一個好的,可這次太子妃卻一個勁的幫太子說好話,說太子因為雲昭訓等人的背叛,受了很大的打擊,一直在閉門思過,認真反省,所以不知。
獨孤皇后見太子妃也為太子開脫,便不再多說什麼,繼續往下聽。
等太子妃說到趙三拼死護主失手殺死姬威時,獨孤皇后不但沒有惋惜姬威的死,還罵死得活該,說姬威就算活著,她也要讓隋文帝叛他個宮刑之後再凌遲處死。
就這麼著,在楊安那左右為難的難題,在太子妃手裡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而且楊安不知道的是,太子妃在獨孤皇后面前將他大大誇讚了一番,說除了姬威這件事楊安因陪著太子不知情外,東宮內發生的另外兩件大事,無論是阻止文武百官齊聚東宮賀太子,還是將雲昭訓和唐令則抓了個現行,楊安在其中都起著關鍵的作用。
太子妃還說東宮中圍著太子轉的幾乎沒有一個好人,要麼就是如明克讓、劉臻一類的文人,來了就和太子吟詩作樂;要麼就是如左庶子唐令則、左內率姬威一類的小人,淨教太子一些不良惡習。